第一節 生平事略
Erich Fromm(1900—1980)
埃裏克·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於1900年3月23日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弗洛姆是家中的獨子,父親是個酒鬼,母親有嚴重的神經質傾向,家庭並不幸福。弗洛姆的童年深受猶太教影響,他切身體會到了種族歧視和排斥,這為他後來認識到社會政治因素對於一個人人格發展的重要性打下了基礎。
與前麵提到的弗洛伊德、榮格、阿德勒和霍妮等人不同的是,弗洛姆從來沒有受過專業的醫學訓練(在多年以後,這一點竟然成為他被逐出霍妮的美國精神分析研究所的理由)。22歲時弗洛姆畢業於海德堡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次年進入慕尼黑大學研究精神分析,並在著名的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了精神分析的正規訓練。1926年,弗洛姆與著名精神分析師弗瑞達·裏奇曼(F.Richman)結婚,後以離婚告終,後來弗洛姆還經曆了兩次婚姻。1933年,弗洛姆應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之邀,赴美講學,第二年正式移民美國。1941~1943年間,由於他強調人格的社會因素,所以先後被國際精神分析協會和美國精神分析研究所除名,遭受了極其不公平的待遇。不過這一切都沒能阻止弗洛姆成為人格理論界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1945年,他進入了聲望很高的懷特精神病研究所工作,並於1947年出任所長。他還曾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耶魯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和紐約大學等地任教,並在墨西哥國立大學任精神病學教授達16年之久。1980年3月18日,弗洛姆因心髒病在瑞士家中病逝,享年80歲。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當時的弗洛姆正值青春年少,戰爭所帶來的流血、破壞與諸多不合理,令他感到不知所措。他對人類的本性滋生了強烈的好奇,並開始了永無止境的探索和追求。在這個過程中,有兩個人及其理論幫助弗洛姆找到了答案,這兩個人是弗洛伊德和馬克思,前者幫助他了解了個體的人格,後者向他解釋了社會政治的作用。弗洛姆對精神分析與社會因素這兩方麵的興趣在他的第一本著作《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1941)中表露無遺。之後,弗洛姆又陸續出版了近20部著作,包括《自我的追尋》(Man for Himself,1947)、《精神分析與宗教》(Psychoanalysis and Religion,1950)、《被遺忘的語言》(The Forgotten Language,1951)、《健全的社會》(The Sane Society,1955)、《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1956)、《弗洛伊德的使命》(Sigmund Freud's Mission,1959)、《禪與精神分析》(Zen Buddhism and Psychoanalysis,1960)、《人能度過此劫嗎?》(May Man Prevail,1961)、《超越幻想的鎖鏈》(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1962)、《馬克思的人類觀》(Marx's Concept of Man,1962)、《基督的教條》(The Dogma of Christ and Other Essays,1963)、《人之心》(The Heart of Man,1964)、《社會主義者的人道主義》(Socialist Humanism,1965)、《你可以是上帝》(You Shall be as God,1966)、《希望的革命》(The Revolution of Hope,1968)、《精神分析的危機》(The Crisis of Psychoanalysis,1970)、《墨西哥村莊的社會特性》(Social Character in Mexican Village,1970)、《人類破壞性之剖析》(The Anatomy of Human Destructiveness,1973),可謂著作等身,其中有不少風行全球,在普通大眾中也頗具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