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理論貢獻
阿德勒從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陣營獨立之後,創造了自己的理論體係。阿德勒的理論因其平實易懂、積極樂觀而被廣大的心理學研究者和谘詢師所接受,對心理學的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
阿德勒提出了人本主義的人性觀,認為人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不必受命運支配,人具有利他思想、充滿博愛,具有合作性、獨特性和覺察性。阿德勒更多地看到了人類利他的本性和行為傾向,即具有社會情感、追求優越感,力圖創造出有價值的自我,鼓勵人生積極進取,相信人生積極的一麵。
阿德勒認為意識是人格的中心,人是一個自我意識的個體,他能充分了解自我實現的意義,從而計劃並指引個人的行為。人類生來就有一些基本需求,這些需求會形成有目標的導向力。個人可以在自主意識之下決定自己的生活。
他認為人是天生的社會動物,人的行為受社會驅力所推動,而社會興趣是人格形成的要素,使心理學者注意到社會因素的重要性,並促進了社會心理學的發展。他修正了弗洛伊德理論中過分偏重性本能的觀點,認為一個人滿足其需要的方式還是決定於他的生活風格,或者決定於社會文化,從而破除了“性”在人格上的統領地位,從弗洛伊德的泛性論中解脫出來。這對於後來的新精神分析影響深遠。
阿德勒強調人格的獨特性和整體性。他認為每一個人都是動機、特性、興趣與價值的個人獨特之組合;一個人的一舉一動正代表著他個人特有的生活風格。他認為一個人滿足其性需要的方式是決定於生活風格(社會文化)而非生活風格決定於性的滿足方式,這使許多人從弗洛伊德的泛性論中解脫出來。
阿德勒首創的“創造性自我”的概念對於精神分析理論而言是相當新穎的,有助於補償經典精神分析理論過分的“客觀主義”。阿德勒的這一自我觀念對現代人格理論學者來說具有重要的啟發和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