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講義

第九節 雍乾之學術文化(下)——儒學

字體:16+-

世宗於吏治民生,極盡心力,講事功,實不講心性。晚乃遁入於禪,亦與世祖之學佛不同。自命為已經成佛作祖,無所於讓。其對儒宗,則敬仰備至,不敢予聖,蓋知機鋒可以襲取,理道不能偽為也。然所收純儒之效,遠遜康熙朝,即有數理學名臣,亦不過守先朝作養之餘緒耳。清一代尊孔之事,莫虔於雍正一朝。後惟末學欲以孔聖救亡複有過量之崇敬,則又非世宗時規模矣。前乎此者,世祖因前代之故,祀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四配、十哲、兩廡及啟聖公祠,祀位皆仍其舊。惟順治十四年,去“大成文宣”四字,改題“至聖先師”。康熙末,躋朱子於十哲,位卜子之次,而從祀增一範仲淹。蓋未嚐於文廟祀典多所改定也。雍正元年,詔追封孔子五代王爵,於是錫木金父公曰肇聖、祈父公曰裕聖、防叔公曰詒聖、伯夏公曰昌聖、叔梁公曰啟聖。孔子父自元以來已封啟聖王,明嘉靖時改封公,此為先有之故事。以上四世,則封王自此始。舊稱啟聖祠,今以啟聖王為祠中之一世,改稱崇聖祠。清世俗人則稱“五王祠”焉。二年,複以祔饗廟庭諸賢,有先罷宜複,或舊闕宜增,與孰應祔祀崇聖祠者,議一再上,於是複祀者六人:曰林放、蘧瑗、秦冉、顏何、鄭康成、範寧。增祀者二十人,曰孔子弟子二人:縣亶、牧皮;曰孟子弟子四人:樂正子、公都子、萬章、公孫醜;曰漢一人:諸葛喜:曰末六人:尹焞、魏了翁、黃幹、陳淳、何基、王柏;曰元四人:趙複、金履祥、許謙、陳澔;曰明二人:羅欽順、蔡清:曰清本朝一人:陸隴其。入崇聖祠者一人,宋張迪:陸隴其仕康熙朝,卒於康熙三十一年,距今不過三十二年。隴其篤守程朱,身歿未久,而公論早定,可見聖祖所倡學風之純一。以立朝事實論,同寮間頗有異同,如李光地亦以講學名世,然於隴其之以爭捐納當罷奪官,即以其不諒時艱為罪。光地固以講學為投時之具者。不數年間,隴其之大名已定,非時淪所能遊移,則執德固而信道篤者獲伸於世。即清全盛時之學術,由此可觀其趨向矣。曆乾隆至嘉慶朝不改,於從祀不生異議。惟於乾隆二年,複元儒吳澄祀。三年,升有子若為十二哲,次卜子商,移朱子次顓孫子師,不過取其相配平均耳,餘無他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