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歐美經典電影讀解

一、曆史描述:歐美歌舞影片創作進程概論

字體:16+-

1.早期歌舞片:1927—20世紀30年代

歌舞影片產生於20世紀20年代末。第一部歌舞片是《爵士歌王》(The Jazz Singer,1927),它同時也作為第一部有聲片而享譽世界電影史。《爵士歌王》的成功,刺激了各大製片廠都以“說、唱、跳全活兒”的招牌宣傳自己生產的影片,企圖利用新出現的音響技術在商業中獲利,造成短時間內歌舞片泛濫,其中大量粗製濫造。結果,歌舞片的票房收入由升而降,進而一落千丈。歌舞片幾乎被扼殺在搖籃中。1929年,米高梅公司(MGM)出品了由哈萊·波蒙執導的《百老匯的旋律》(The Broadway Melody),這部號稱“百分之百對白,百分之百歌唱”的影片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歌舞片。它開創了以“後台故事”作為歌舞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傳統,也是第一部真正全對白、全歌唱、全舞蹈的歌舞片。該片獲得了第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也由此掀起了歌舞片的創作熱潮。各大電影公司爭相仿效,歌舞片的局勢趨於好轉。

歌舞片在20世紀30年代初開始繁榮,經典歌舞片的出現,也推出了許多歌舞片明星。歌舞片至此分為了兩大分支,一類以唱為主,一類是以舞為主。以唱為主的歌舞片汲取了西洋歌劇的傳統,早期拍攝此類影片的導演均具有深遠的歐洲背景。恩斯特·劉別謙(Ernst Lubitsch)生長在德國,魯平·馬摩裏安(Rouben Mamoulian)在英國倫敦劇院度過了學徒生涯,因此他們拍攝的《蒙特卡羅》(Monte Carlo,1930)和《愛我今晚》(Love Me Tonight,1932)都有讓人在電影院裏欣賞歌劇演出的感覺。以唱為主的歌舞片雖然在數量和質量上都達到了很高水平,但是構成歌舞片這一類型主體的依然是以舞為主的影片。

這一時期,具有大型舞蹈場麵是以舞為主的歌舞片走向成熟的標誌。巴斯比·巴克利擔任歌舞編導的《1933年的掘金女郎》(Gold Diggers of1933),美國雷電華影片公司(RKO)製作的歌舞片《追艦記》(1936)、《隨我起舞》(1937)等都較有影響。同時還出現了一些以愛情為經,以節目的排練為緯的情愛歌舞片。其中以《第四十二號街》(42nd Street,1933)最為引人注目。此片表現一名天真可愛的合唱團的女孩,在一場百老匯隆重的演出開幕前,因為女主角受傷,不得不臨時頂替上場,結果獲得了意外成功,成了大明星。在拍攝該片時,導演充分發揮了攝影機移動拍攝的功能,靈活地表現出視覺空間的變化,展示了爵士音樂和以踢踏舞為基礎的各種舞蹈樣式。為展示壯觀場景,導演還使用了起重機和高架攝影機,從平台上俯拍巴克利精心設計的舞台歌舞表演。該片正是以氣勢宏偉、場麵壯觀開拓了歌舞片的表現領域。此外,以《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1939)為代表的將青春和歌舞結合在一起的歌舞片,對後來歌舞片的走向也產生了很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