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做溫暖的父母——理解孩子的心理語言

6.自戀型

字體:16+-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位名叫納克索斯的英俊少年。有一天,他在河邊散步,發現了水中自己的影子,便一見傾心,再也無心戀及他人。從此流連忘返,顧影自憐,最終鬱鬱而亡。後來,心理學以納克索斯的名字來命名自戀症。

人們獲取愛的方式千變萬化,其中有一種,就是像納克索斯一樣自己傾心於自己。與指向他人的愛情相比,同樣癡迷,同樣強烈,同樣執著。對於這樣的獲取方式,我們姑且稱之為自戀型吧。

“自戀”與“自愛”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自戀”是指戀上了自己,“自愛”是指愛自己。兩個詞雖然僅有一字之差,在精神內涵上卻有著明顯的差異。

“戀”是癡迷,是固著,是沉溺,“自戀”是將幾乎所有的心理能量都投向自我,缺乏與外界的互動。

“愛”是接納,是喜愛,是靈活,“自愛”是將一部分心理能量投向自我,同時,能夠將關注自我、體驗自我的能量轉化於外界,內外都是有互動的。

固著為靜,接納為動。倘若以河水為喻,自戀就是一條靜止的河,自愛則為流淌的河。因而,自戀是封閉的、無轉化的、缺乏生命力的、不健康的,自愛則是流動的、有轉化的、充滿生命力的、健康的。

至此,我們完全有理由說,一個善於苛求自我的人很難在心理層麵寬容他人;同樣地,一個人隻有學會了關愛自我,才可能懂得如何關愛他人。

從心理動力學的角度分析,自戀心理的形成,大致有兩種因素:

一是過於被溺愛。從小在溺愛中成長的孩子,容易缺乏心理層麵的人我界限,會認為“別人都應該對我好”,因為“我好!”“我好!”就有可能意味著“我沒有理由不戀上自己”。他會沉溺於“我好”的感受當中—小時候,別人溺愛他,長大了,自己溺愛自己。這是一種積極體驗的自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