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進一步看清文化詩學在開闊的視域進行語境的還原和對真相的追尋這一特點,尤其為了更進一步厘清文化詩學在外部的探索中逐漸轉向對言說者本身的主體性探尋的發展過程,以及主體性視角的獨特意義,筆者直接就主體的問題對李春青教授進行了訪談,在訪談中也邀請了李春青教授結合自己的個體經驗,來談對於研究方法的選擇。不失為研究者與研究對象雙重主體境域的溝通與融合。現將訪談稿全文錄入如下。
(一)主體視角的獨特意義
劉思宇:老師好,非常感謝您接受我的訪談。我知道您在從事中國古代儒家文化、古代文論、文學基本理論的學術研究30多年以來,出版了重要專著十多種,合著、合譯、主編著作十多種,以及有影響的學術論文150多篇,在中國文學學術研究領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您的學生,我一直感到非常自豪。這次能夠有機會和您進行麵對麵的深度交流,我更是倍感榮幸!一直以來,我認為您的學術研究最大的特點是具有非常開闊的視野,在此基礎上對整個中國傳統文化形成與發展的核心因素——古代中國文人士大夫的深層精神結構有極為精準細致的把握。這種精準的把握和廣闊的視野與您使用的跨學科研究方法一定是密不可分的。您很早就提出“文化詩學”的研究方法,後來又進一步提出具有本土性質的“中國文化詩學”。事實也證明,如果沒有這種視域開闊的研究方法——對曆史材料和不同社會時期風氣的整體把握、對深刻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特質的不同哲學思想資源內核的透徹理解、對曆代文人士大夫文學作品的細致分析——像您這種對傳統文化的深度把握與洞見是不可能實現的。如果沒有對曆朝曆代軍事、政治等各方麵史料的詳細了解,就不可能獲得對士大夫階層與君權博弈的整體生存狀況、讀書—做官的人生模式的精準把握;如果沒有對從先秦儒到漢唐儒再到宋儒的儒學發展脈絡的透徹研究和對從老莊之學到魏晉玄學的道學資源發展過程和思想內涵的獨到見解,就不可能有對於古代文人趣味結構的精辟分析,以及在不同的曆史和哲學背景下為使這一結構保持張力平衡狀態而體現的不同審美特征;沒有對上述權力結構與趣味結構的深刻研究,就不可能對中國古代文學文本從根本上做出構成性與動態性的描述,從而完全突破了原有的把研究對象當作固定存在的僵化研究方式。也正是因為對文學文本與其他領域複雜關聯性的揭示,使得您對中國哲學與曆史的發展有了更具整體性和流動性的創見。這其實不僅對文學研究領域,應該對整個中國古典學領域都是極具啟發意義的,您認為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