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重回天人之際:反思新時期古代文論研究方式的轉換

二、革命的源泉

字體:16+-

在來自西方的思想衝擊最為猛烈、中國傳統的社會結構發生突變、社會變革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思想論爭甚囂塵上的時候,在早期激烈地反對傳統的知識分子那裏,與知識與意識形態相脫離的傳統文論,反而作為一種審美的精神追求,越來越深地進入人們潛藏的文化基因當中,成為他們在茫然的救亡圖存、經世致用的社會努力中內在的精神救贖。這在後來的戰爭時期則表現得尤為明顯,甚至直接發展成革命的動力。這與馬爾庫塞對藝術的本質的解讀有許多相通之處。馬爾庫塞在《審美之維》中係統地提出,藝術的社會政治作用與它的審美形式功能,始終保持著辯證的關聯,人的本能解放這一烏托邦構想,要憑借藝術這一審美的方式才能達到。隻有以藝術、文學為中心的“審美之維”的革命,才能在根本上造就嶄新的人的心理觀念結構,從而實現人的解放。正如他在書中所說的,“藝術真理的根基在於:讓世界就象它在藝術作品中那樣,真正地表現出來”[31];“藝術作品從其內在的邏輯結論中,產生出另一種理性、另一種感性”[32];“藝術的使命就是讓人們去感受一個世界。這使得個體在社會中擺脫他的功能性生存和施行活動。藝術的使命就是在所有主體性和客體性的領域中,去重新解放感性、想象和理性”[33];“藝術的命運,與革命的命運總是聯係在一起的”[34]。伴隨著中國古代文學觀念而傳承下來的審美精神,雖然在表麵上並沒有太多直接的藝術表現形式,但它卻因為失去了現實的土壤而與新的現實重新建立起辯證關係,作為一種崇高的追憶,深深植根於文論家們對現代藝術話語的重構當中。

(一)瞿秋白

對於作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以及革命鬥士的瞿秋白,我們並不陌生。可對於瞿秋白的詩歌創作,我們卻了解得很少。而在少之又少的對於瞿秋白詩歌的研究中,大部分人隻是從學術補白的初衷出發,認為有必要對曆史名人的文學創作情況進行梳理,這樣才完整。殊不知所謂“學術補白”純粹是現代學科體係下僵化的思維,除了為我們提供研究的材料外,對真正的學術研究沒有意義。具體到瞿秋白的詩歌研究,我們真正應該追問的是,表達審美追求的詩歌寫作,在瞿秋白短暫的投身社會革新的人生曆程中,到底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這對於我們理解當時的文藝狀況,又具有怎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