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有關“茶馬互市”最早的記載見於《新唐書·隱逸傳·陸羽傳》:“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時回入朝,始驅馬市茶,其後尚茶成風。”[1]記載中的回即回鶻(又名畏吾兒,即今維吾爾)。唐初“茶馬互市”最早在民間興起,開始的對象是回鶻,後擴大到吐蕃,隨著地域、人群範圍和交換物資的逐漸擴大、增多,茶馬古道才漸漸發展起來。據有關史料記載,西藏昌都是當時川藏、滇藏、青藏三條茶馬古道的交通樞紐和物品集散地,交通狀況極差,與外界溝通的道路多是人畜長期走動而形成的,有的甚至是在陡峭的羊腸小道和絕壁上開鑿的極為簡陋的棧道、雲梯,十分險峻,行走極為艱辛。1930年出版的《西藏始末紀要》一書,將當時的交通狀況形容為:“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不可名態。”運送貨物主要靠人背畜馱。後來,吐蕃南下,在中甸境內金沙江上架設鐵橋,打通了滇藏往來的道路,吐蕃把比較發達的高原畜牧業、水利、冶煉技術傳入中甸和滇西北地區,而南昭的傳統工藝和茶葉又為吐蕃人所喜愛,雙方貿易逐漸增長,馬幫也漸成規模。茶馬貿易的興起使大量藏區商旅、貢使有機會深入祖國內地活動,一些傳道士也混雜其中在沿途和內地進行傳教,茶馬古道的多重性作用開始顯現。那時,驛道發展很快,從長安經興元、利州(今廣元)、劍州(劍閣)、成都、彭州的驛道可直通昌都;唐蕃通婚後,從四川經昌都至吐蕃的驛道有“西山路”“靈關路”“和川路”三條線路[2]。
圖1-1 曆史古道
到了公元960年建立的宋朝政權,在遼、金、西夏等遊牧政權的侵擾下,戰事和運輸需要大量的馬匹,當時僅雲南每年就有近1500匹馬進入內地,其交易額能達到七萬兩左右,最高時突破了3000匹,交易額也高達十五萬兩左右。宋代時,“茶馬古道”成為定製。趕馬人最常走的路線基本固定為川、滇兩條:一條是四川雅安產的磚茶,以康定為集散地,馬幫由此上路,經甘孜、昌都到拉薩,轉運西藏各地;另一條是雲南西雙版納、思茅產的砣茶(碗茶),以大理為集散中心,商隊由此上路。經麗江、中甸、德欽到西藏的邦達、察雅、昌都、洛隆、工布江達、拉薩,再轉運江孜、日喀則、阿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