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務

第四節 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字體:16+-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維護與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學生個性全麵、和諧地發展。

人的心理怎樣才算是健康的呢?講究心理衛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學校的校長、老師需要了解心理健康的標準。

人的心理怎樣才算是健康的,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麽,這是個複雜的問題。這是因為心理健康與否沒有一個絕對的界限,判斷心理健康與不健康相當困難,沒有一個公認的一致的標準。以往學者區分心理健康與不健康的觀點可概括為以下幾種。

一、統計分析的觀點

有些心理學家采用統計學上常態分布的概念來區分常態(健康)與變態(不健康)。他們認為,某種心理品質或水平在分布中接近平均值者為常態,偏於兩極端者為變態。

按此種觀點來區分常態與變態,可以使區分標準客觀、具體、數量化,便於比較與分類,這是它的優點。但是,也容易把常態(健康)與變態(不健康)看成是有明顯量化界限的兩類,加以絕對化。比如,把天才與白癡看成為變態顯然是不妥當的。把少數人的行為歸為變態,把多數人的行為歸為常態也未必合適。

二、社會規範的觀點

有的學者以個人行為是否符合社會規範、社會水準,能否被社會接受,來劃分常態與變態。這個標準也不完善,雖然符合一般常識,但不能作為普遍應用的原則。首先,不同社會文化或同一社會中不同階層的人,其行為規範不同,而且社會規範並非一成不變,很難用某種行為規範作為健康與不健康的標準。其次,有些社會規範是不合理的,如封建禮教等,對於違反封建禮教的革命者和改革者,不能視為心理異常。還有,按個人行為是否符合社會規範來區分健康與不健康,可能把犯罪行為和心理異常等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