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概述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特別是成長心理學家回答的是千萬人日益頻繁地提出來的以下問題:什麽是健康的人格?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特點是什麽?這種人怎樣行動?怎樣思維?怎樣感受?你或我能夠變成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嗎?他們研究的是人的人格成長和變化的能力,即人的成長潛力。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譴責傳統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心理學。認為行為主義把人看做機器,看做外部刺激的消極反應者;而精神分析隻集中注意人性中疾病或殘廢的一麵,把人看做生理力量和童年衝突的受害者。人本主義心理學關心的不是人性的疾病方麵(心理疾病),而是人性的健康方麵(心理健康)。成長心理學的目的不是去醫治神經病和精神病患者,而是要打開並且釋放人的巨大潛能,以便實現和完善我們的能力,並發現人生更深刻的意義。人本主義心理學對人性采取樂觀主義和充滿希望的態度,認為人是能夠而且必須超越其生物本性和環境特征的,相信人自身有擴展、豐富、發展和完善自我的潛能,而這些潛能又都能實現,成為健康的人格。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對人來說,僅僅擺脫精神疾病成長為“正常”的人是不夠的,還應當力求達到更高成長水平,實現人所具有的潛能。否則,人就會有一種“無名”的煩惱和無意義感。
在美國大學的課堂裏,再沒有比人本主義心理學更能引發學生強烈興趣的了。許多學生已把這個新領域看成一種拯救個人和社會的工具。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們雖然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健康人格的模式,但是這些模式還有一些共同的地方,這些共同特點是什麽呢?
一、人有無限成長的潛能
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任何人都有著積極向上的、無限成長的潛力。他認為有機體都有一種天生的基本趨勢,就是要以各種方式去發揮他的潛在能力,來推動自己的成長。比如,幼兒學習走路,在正常情況下,小孩子不論跌倒多少次,最後他們總是可以學會獨自走路的,心理的成長也是如此。在良好的環境中,一個人總是能靠這種天生的力量由小到大發育成熟,成為一個健全的、機能完善的人。在人的成長中,不利的環境條件,使人的這種發展受到歪曲和阻礙,形成衝突,人就會感到適應困難,表現為各種乖僻古怪的行為。如果能提供適當的條件,這些能量就可以被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