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西古代曆史、史學與理論比較研究

第二節 專論06

字體:16+-

[141] The Idea of History, pp.2528.

[142] 克羅齊也談到了古希臘羅馬人的“反曆史的哲學”,不過他是以他們的未能接觸到精神概念的“自然主義”來作解釋的。History :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pp.191192.《曆史學的理論和實際》,第151頁。

[143] 孔穎達:《周易正義》,見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144] (清)李光地等奉清聖祖(康熙)之命編撰:《周易折中》,見台北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第38冊,第381頁。

[145] 克羅齊說已見前引。

[146] 見施丁:《說“通”》,《史學史研究》1989年第2期。

[147] 參考\[德\]黑格爾:《小邏輯》,賀麟譯,第39、42、74頁。這個詞,漢文或譯“後思”(第39頁),或譯“反複思索”(第42頁),或者就譯為“反思”(第74頁)。

[148] \[英\]柯林武德:《曆史的觀念》,何兆武、張文傑譯,第78—79頁、第80—84頁。

[149] 劉寶楠:《論語正義》,見國學整理社編《諸子集成》。

[150] 此處解釋從朱熹《論語集注》卷1《為政》,《四書章句集注》,第59—60頁。劉寶楠引陳澧《東塾類稿》,以為“十世可知”、“百世可知”是指不論多久,後代仍可知三代之禮。可備一說。見國學整理社編《諸子集成》第1冊。

[151] 焦循:《孟子正義》,《諸子集成》本。

[152] 同上書。

[153] 同上書。

[154] 王先謙:《荀子集解》,見國學整理社編《諸子集成》第2冊。

[155] 同上書。

[156] 同上書。

[157] 劉寶楠:《論語正義》,《諸子集成》本。

[158] 同上書。

[159] 同上書。

[160] 同上書。

[161] 焦循:《孟子正義》,《諸子集成》本。

[162] 同上書。

[163] 同上書。

[164] 王先謙:《荀子集解》,見國學整理社編《諸子集成》第2冊,第205頁、第207—208頁、第20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