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土前期禪學史

第一節 惠能生平考證

字體:16+-

關於惠能的史跡主要有下列原始材料:

(1)各種版本《壇經》:《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敦煌本、敦博本)《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契嵩本,又稱曹溪原本)《六祖壇經》(兩卷本,即所謂惠昕本)《壇經》(宗寶本)《壇經》(德異本)等。

(2)法海《六祖大師法寶壇經略序》。《六祖大師緣起外紀》。

(3)光孝寺法才《瘞發塔記》。

(4)《神會語錄》(胡適本、石井邦雄本)。楊曾文《神會和尚禪話錄》。

(5)王維《六祖惠能禪師碑銘》(簡稱王維《碑銘》)。

(6)柳宗元《賜諡大鑒禪師碑》(簡稱柳宗元《碑銘》)。

(7)劉禹錫《大鑒禪師碑》(簡稱劉禹錫《碑銘》)。

(8)《曆代法寶記》。

(9)《曹溪大師別傳》(《曹溪大師傳》)。

(10)宗密《圓覺經大疏鈔》。

(11)宗密《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

(12)《祖堂集》。

(13)讚寧《宋高僧傳》。

(14)道原《景德傳燈錄》(簡稱《傳燈錄》)。

(15)契嵩《傳法正宗記》。

惠能的名字,有作“惠能”,有作“慧能”。杜繼文對此做過辨析:

《外記》作“惠能”,《略序》作“慧能”;在解釋其所以如此命名時,前者謂:“惠者,以法惠濟眾生”,後者謂:“慧者,以法慧施眾生”。惠、慧二字,古文可以通用,但佛教在使用上有別。“惠”是“施”義;“慧”則是“智”,以“法”“惠濟眾生”,屬六度中的布施;以“法慧”“施眾生”,則是六度中的般若。這表明,“法海”也隻是署名,內容肯定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此等以字麵的微小變動來更改思想傾向的事例,在禪宗史料中多如牛毛。[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