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現代文學史(下)

一、王西彥、姚雪垠與林庚、袁水拍等人的作品

字體:16+-

盡管王西彥的小說創作在抗戰前就開始引起文壇的注意,但他真正名揚天下則是在抗戰中。王西彥(1914—1999),原名正瑩,又名思善,浙江義烏人。他的小說受契訶夫與屠格涅夫的影響尤其明顯。從1940年到1949年,他發表與出版《報複》《懸崖》《鄉井》《惆悵》《海的呼嘯》《家鴿》《一雙鞋子》《鄉下朋友》《人性殺戮》等短篇小說集,《神的失落》(《追尋》之一)、《村野戀人》《人的世界》《古屋》《還鄉》《風雪》《尋夢者》(《追尋》之二)、《微賤的人》《蜜月旅行》等中長篇小說。

王西彥的靈魂似乎是在魯迅與沈從文之間徘徊。盡管長篇小說《尋夢者》中的知識分子主人公成康農像沈從文筆下的文人一樣厭棄城市生活與城市人的靈魂,以為鄉下是淨土鄉下人才有最潔淨的靈魂;但就總體而言魯迅對他的影響更大。這種影響不但表現在描寫農民時的啟蒙心態,也包括他與魯迅都喜歡契訶夫、梭羅古勃與巴羅哈,甚至他對鬼魂的喜愛態度也與魯迅相似而與沈從文略有差異。他的短篇小說《魚鬼》中就不斷出現鬼魂、墳地等意象,盡管從小說中“我”看來,魚鬼不過是個會捉魚勤於務生卻難以養活自己的命運悲慘的農民。長篇小說《村野戀人》中祭祀祖宗的美奐常屋後麵的神秘竹林,是鬼魂經常出沒的地方。傳說曾有一對情侶在這裏自縊,每到夜裏其鬼魂便會坐到青石凳上相對哭泣。然而愛的力量往往是不懼鬼魂的,庚虎與金魁爺的掌上明珠小金蘭便到竹林中去幽會。庚虎被打死後,小金蘭去竹林青石凳上,期待著過去的鬼神故事在自己身上再度發生。

王西彥的小說沒有《邊城》那種理想化的田園牧歌,也沒有麵對愚昧國民那種《阿Q正傳》式的憤世嫉俗,而更接近鄉村生活的原生態。中國農民非常看重生殖,因為生養男孩既關乎田地裏的勞動力,又肩負著儒家以家族倫理為特征的傳宗接代的任務,這在《村野戀人》等小說中出現,更是《老太婆伯伯》的主題,伯伯摸著妻子有孕的肚子,覺得他的全部希望與生命意義都在這裏。牛是靠種田吃飯的農民的**,他把農民與牛的關係寫得特別精彩。散文《牛》就寫出了牛的靈性,在短篇小說《福元佬和他戴白帽子的牛》中,因福元佬的家裏接連死了兒媳婦、小雞等,老婆與兒子都將“戴白帽子的牛”(額上長白毛)看成是帶來一連串凶事的罪魁禍首,讓福元佬將牛賣掉。然而福元佬已經對這頭力氣大的牛產生了感情,賣掉牛等於割去他的心頭肉。小說生動描寫了他在牽著牛去集市的路上對牛的留戀以及對人謊稱給女婿耕地而難以開口賣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