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旦將自己的第一部詩集稱為《探險記》。在九葉詩人中,穆旦的確以詩歌探險者的形象而廣為人知。風雨雷電,險灘急流乃至失敗犧牲都是探險者可能遭遇的風險,然而探險也蘊含著可能的巨大收獲。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錚,以筆名行世,天津人。早年就讀於南開中學,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在此時他寫作的詩歌以浪漫主義為主調,同時凝聚了對民族苦難、人世辛酸的深刻體驗,表現出“早熟”的理性傾向。《野獸》以隱喻的手法抒寫了一個古老的民族所深受的苦難和“那可怕的複仇的光芒”,此外這時期的代表作還有《哀國難》《古牆》等詩。
從1938年到西南聯大後,穆旦開始在詩壇上閃光。1942年已留校任教的他投筆從戎,以中校翻譯官的身份參加中國進入緬甸的抗日遠征軍,經曆了野人山戰役的生死考驗。戰鬥結束後與大部隊失去聯係,他爬過屍體,穿過遍布吸血的螞蟥與蚊蟲的熱帶密林到達印度,期間曾斷糧8日之久。個人的苦難與民族的苦難匯在一起,鑄就了穆旦的詩魂。
從1938年就讀西南聯大到1949年赴美留學,是穆旦創作的高峰期。在威廉·燕卜遜等人的引導下,他係統接受西方現代派詩歌的洗禮,以探險者的麵貌出現在詩壇,大量借鑒思想知覺化、客觀對應物等西方現代派詩歌技巧,走在了現代新詩寫作的最前沿。以1939年4月寫作的《防空洞裏的抒情》為例,該詩明顯帶有現代主義詩風的痕跡。詩裏有戲劇性的對白:“誰知道農夫把什麽種子灑在這土裏?/我正在高樓上睡覺,一個說,我在洗澡。/你想最近的市價會有變動嗎?府上是?/哦哦,改日一定拜訪,我最近很忙。”同時,詩的形象也帶有現代生活化的氣息:“我已經忘了在公園裏搖一隻手杖,/在霓虹燈下飄過,聽LOVE PARADE散播,/O我忘了用淡紫的墨水,在紅茶裏加上一片檸檬。”這些因素都顯示了以艾略特為代表的西方現代詩對他的影響,但他並沒有停留在對西方現代詩的簡單模仿,相反他在吸取過程中有著自己的理解。他的關於“新的抒情”的主張即“情緒和意象的健美的糅合”,就是在反思艾略特的基礎上提出的。穆旦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作有《玫瑰之歌》《還原作用》《我》《五月》《智慧的來臨》《在寒冬的臘月裏》《控訴》《讚美》《春》《詩八章》《自然的夢》《旗》《裂紋》《贈別》《野外演習》《通貨膨脹》《良心頌》《森林之魅》《三十誕辰有感》《手》《詩》《紳士和淑女》《詩四首》等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