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北京,滿族正紅旗人。父親在與八國聯軍的交戰中陣亡,老舍從小就與正黃旗的母親以及一個哥哥、三個姐姐相依為命。1913年入市立三中,半年後因家庭困窘而退學,同年考入公費的北京師範學校,因勤奮好學而受到校長器重。他戀上了資助他的劉壽綿的女兒,這段戀情並未展開,後來劉家衰敗劉小姐入庵淪落使老舍痛心不已,他筆下的有些女性形象就有劉小姐的影子。1918年老舍被派任京師公立第17高等小學兼國民學校校長。此時正湧動新文化運動,他後來回憶說他成為作家就受益於“五四”。1920年被京師學務局提升為勸學員,1922年因看不慣學界的黑暗而辭去勸學員,到天津南開中學教語文;他皈依基督教並發表譯文《基督教的大同主義》。1923年在《南開季刊》發表處女作《小鈴兒》,並自津返京在北京一中教語文,同時到燕京大學旁聽英文。
1924年赴倫敦,任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講師。後來在許地山的鼓勵下開始小說創作,1926年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在《小說月報》第17卷上連載,初載時署名舒慶春,後署名老舍,從此就以老舍行世。1927年長篇小說《趙子曰》在《小說月報》上連載。在英國他大量閱讀了狄更斯、康拉德、福樓拜等的歐洲現代小說,1929年長篇小說《二馬》在《小說月報》上連載時,他已結束了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的工作,並廣泛遊曆歐洲諸國。1930年赴齊魯大學(今山東大學趵突泉校區)文學院任教,並開始創作長篇小說《大明湖》。1931年發表長篇童話《小坡的生日》,次年連載長篇小說《貓城記》,1933年出版長篇小說《離婚》。1934年連載長篇小說《牛天賜傳》,出版《老舍幽默詩文集》與短篇小說集《趕集》,9月赴青島任山東大學中文係教授。1935年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櫻海集》,思想開始向“左”轉。1936年因學生抗日愛國運動遭政府鎮壓而與洪深等辭去教職,專心寫作,9月在《宇宙風》雜誌連載《駱駝祥子》,同年還出版短篇小說集《蛤藻集》。1937年4月出版創作談《老牛破車》,7月發表中篇小說《我這一輩子》,8月應齊魯大學文學院的邀請老舍舉家遷回濟南,11月華北危機老舍離開妻子胡絜青與三個孩子,隻身來到漢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