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現代文學史(下)

一、鬱達夫的《遲桂花》與《出奔》

字體:16+-

1927年的國民黨清黨雖然激起了鬱達夫對國民黨新軍閥的強烈不滿,但並未在其創作中造成太大的裂痕。他在1928年創作的《逃走》《感傷的行旅》等短篇小說,延續了五四文學的傳統。1932年的中篇小說《她是一個弱女子》去除譴責國民黨新軍閥的幾百字,也與他五四時期的創作沒有什麽差別,而且對變態性戀的描寫在這部中篇中無疑更突出了。在女主人公鄭秀嶽身上,表現的仍是五四文學的人道主義精神以及對個人命運的同情。同年創作的《遲桂花》,還表現出濃重的隱逸傾向。直到1935年發表的中篇小說《出奔》,才會發現左翼文學的影響。

《遲桂花》是介於中篇與短篇之間的小說,也是鬱達夫20世紀30年代創作中非常富有藝術表現力的作品。小說著力描寫的一個是去翁家山參加婚禮的“我”,一個是陪著“我”遊五雲山的翁蓮,還有一個是在小說中無處不在如影隨形的遲桂花——“我”在路上聞到的是遲桂花的幽香,到了翁家山喝的是桂花茶,“我”在婚禮上給翁則生及其新娘遲來的婚姻祝福也是以遲桂花作比,與“我”一起遊五雲山的美麗善良率真的蓮也是一朵遲桂花。不可思議的是,遲桂花居然能引起“我”的性欲。這篇小說與鬱達夫的早期抒情小說一樣情節簡單,然而不同之處在於,在鬱達夫的很多抒情小說中,主體與客體是處於激烈的對峙狀態中的,而在《遲桂花》中,主體與客體、情與景是水乳交融在一起的;在鬱達夫早期抒情小說中,旺盛飽滿的性欲一直伴隨著主人公,而在《遲桂花》中偶然出現的性欲也消弭在美麗的山水自然與桂花的幽香之中。鬱達夫在這篇小說中複活了中國古典詩歌中田園山水意境的淡遠與蘊藉之美,這也是他厭倦了上海的喧囂而要在山水間隱逸的一種象征。然而《遲桂花》在鬱達夫的小說創作中是偶然出現的佳作,與此風格略近的小說僅有同年所作的《碧浪湖的秋夜》等少數篇章,否則鬱達夫就可能躋身現代中國的詩化小說傳統,而與沈從文、廢名等作家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