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教育反映了一種綜合性的大教育觀,既重政治教化,追求道德自律,也重知識的學習,且與選官製度密不可分。《易·賁卦》謂“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形象地說明了中國古代教育———無論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還是家庭教育、百工技藝教育———均以人文教育為其本質特征這一重要事實。而官學、私學和書院教育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三種教學方式。
一、官學的持續
中國古代官辦教育起源很早,夏、商、周三代已立有學官。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西周的官學分國學和鄉學兩級,國學又按年齡分成大學、小學兩個階段。天子所設大學稱辟雍,由太師、太保、太傅主持學務;諸侯所設大學稱泮宮。據《周官》記載,周代教育內容以禮樂教化為主,涉及“三德”(即“至德以為道本”、“敏德以為行本”、“孝德以知逆惡”)、“三行”(即“孝行以親父母”、“友行以尊賢良”、“順行以事師長”)、“六藝”(即五禮、六樂、五射、五禦、六書、九數)、“六儀”(祭祀之容、賓客之容、朝廷之容、喪紀之容、軍旅之容、車馬之容)、“樂德”(中、和、祗、庸、孝、友)、“樂語”(興、道、諷、誦、言、語)、“樂舞”(《雲門大卷》《大鹹》《大磬》《大夏》《大濩》《大武》)等方方麵麵。
西周以及上代的商、夏,都是官學時代,少數貴族壟斷著文化教育,加之當時“惟官有書,而民無書”,這種情況決定了學在官府,而平民庶人沒有求學仕進的機會。
圖2-3-1 《西漢丸劍宴舞圖》
至春秋戰國,諸侯稱霸,官學衰微而私學興起。秦朝統一中國後,奉行“以吏為師”、“以法為教”的文化政策,造成官學不修、私學禁絕的局麵。直至漢元朔年間,武帝接受董仲舒和丞相公孫弘的建議,興太學,立五經博士,官學遂得以複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