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士文化和陰陽五行學說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統一六國,成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君主專製的大帝國,自稱秦始皇帝。秦始皇聽從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實行文化專製主義和愚民政策。好景不長,不久,秦帝國就被農民起義的風暴淹沒。繼之而起的是由平民出身的劉邦建立的漢帝國。漢王朝建立之初吸取秦王朝的教訓,與民休息,實行無為而治的黃老政策。
漢初的黃老道家是先秦道家學說在新時代的發展,汲取了諸子百家各派的學說,用司馬談《論六家要旨》的話說,就是: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所以黃老道家成為漢初的統治思潮。
漢初大臣中,有很多都是黃老道家的信徒,如曹參曾學黃老於蓋公,陳平少好黃老,田叔學黃老於樂巨公。而漢王朝的宗室淮南王劉安“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編纂成《淮南子》一書,其內容主要也以黃老道家為主。黃老道家在政治上主張清靜無為,與民休息,曹參相齊時,召集當地儒生百餘人,詢問安集百姓的辦法,儒生各持己見,曹參不知所從。後請來膠西人蓋公,為曹參講論道家“清靜無為而民自定”的政治理論。曹參依照實行,相齊九年,百姓安集,齊國大治。蕭何死後,曹參又繼任為漢朝的相國,對蕭何在位時所製定的規章慣例都不變動,專門挑選郡國官吏中拙於文辭的厚道長者擔任丞相史,將言理深刻的屬吏予以罷免,效果很好,百姓作歌稱讚他是“載其清靜,民以寧一”。
雖然漢初在政治上完成了統一,但思想上的統一很難完成。漢初除了主流思想是黃老道家外,先秦時的方士文化和陰陽五行之說依然很活躍。
方士文化和陰陽五行之說主要產生在沿海地區,這一區域在戰國時是燕國和齊國的所在。燕齊文化尤以方士文化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