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社友通訊》複刊詞中稱:“本社同誌,皆道義之交遊,為事業而努力,雖聚散無定,而聲氣應求。”[17]再次重申“同聲相應”的聯絡作用。社教社複社之初,各地社員失去了聯絡,鼎盛時期的1600多名社員剩下不足300名,各地基層社教機關圖書資料館舍毀於戰火、正在廢墟中重建,抗戰期間政府已製度化人員待遇、人才訓練、經費等問題難以落實,社教社戰前購買社址已廢棄,經費依然無著。再次麵對建社之初的一窮二白,在常務理事俞慶棠、陳禮江、童潤之率領下,社教社重振精神,通過年會、理事會議重撿戰前社會教育理論和實踐中未竟事業,提請教育部製定社會教育係統案、提高社會教育人員地位、改善社教人員待遇、加強人才訓練機關開設、充實社會教育經費等,並積極為國家擬定了建設綱領,通過年會中心問題擬定和討論塑造戰後複員時期的國家形象,希望借此喚起民眾,重拾“以教育改造達社會改造”社會教育功能,改善國家發展的輿論範圍,增強民眾對國家和民族前途信心,由此重塑社教社中斷數年的社會形象。
在常務理事陳禮江,董事董淮、古楳三人起草的第五屆年會中心問題大綱中,稱“我們認為新中國既有建設的可能,社會教育就應該按照各地建設的需要,決定著手的先後。並按照各地建設進行的情形,決定工作的重心,擬定下列各種社教工作”:
(1)依據建設需要,大量製造電化教育的器材,積極推行電化教育。
(2)大量編印通俗讀物,俾識字的民眾能由文字上的了解而領導實行。
(3)在農村中,盡量透過各種建設性的組織(如合作社等),教導文盲從實踐中獲得教育。
(4)在人口集中,工業比較發達的區域,大量設立成人班,推行建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