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文學名篇,是指經過曆史汰擇,而被普遍認為是文學經典的作品。經典的形成,一方麵有賴作者所賦予的有意味的內涵和有美感的形式,另一方麵也有賴讀者的選擇、傳播和再創造。姚斯說:“文學史是一部文學作品的接受史,其主角當然是接受者——讀者。”(《接受美學》)中國古代文學,有著相當漫長的曆史,也經受了更為嚴苛的選擇,可以說,那些至今仍然廣為傳播的古典名著,是真正的經典。
文學的經典性是在傳播過程中形成的。一些作品在它誕生之初就受到關注,並廣泛傳播,從而成為人們欣賞、模仿的典範。西晉作家左思撰寫的《三都賦》,甫一問世,即聲名遠揚,“豪貴之家競相傳寫,洛陽為之紙貴”(《晉書·文苑·左思傳》)。此類作品或契合當時的審美情趣,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或作者本人已擁有巨大的聲譽,容易引起人們的關注。但隻有在曆史大河中最終沉澱下來的,才是真正的名作。初唐上官儀的詩,時人爭相仿效,有“上官體”之稱,但一時的喧囂之後,卻再無反響,與經典無緣。而有些作品會錯過自己的時代,經過漫長的傳播過程,其價值才會被人們逐漸認知,如陶淵明詩,自其創作之時,甚至經過整個唐朝,都不為人們推崇,直到北宋時代,經蘇軾賞識之後,方能大放光芒,自此成為不朽的名著。
就古代文學而言,最為重要的傳播途徑不外乎兩大類:教育和欣賞。教育包括一般知識素養教育和文學教育,如春秋以後人們對《詩經》的傳誦和學習,是讀經,也是一種典型的素質教育,詩歌在這裏雖然也是審美的對象,但更主要的是政治觀念、倫理思想、行為規範、名物知識的教材。不獨《詩經》,中國古代以文學形式進行知識素養教育的情況很多。前文所說的胡曾的《詠史詩》,以詩歌的形式講述重要曆史故事,闡發政治、倫理價值,對幼童進行啟蒙教育。晚清時,黃遵憲等提倡以小說教育民眾,主要目的是啟發民智,宣傳新的社會理念,等等。素質教育偏重於思想性,所以一些思想價值高的作品會被挑選出來,並在曆代的教育行為中成為經典,如《出師表》《師說》《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賦得古原草送別》等,這樣的作品非常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