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鶴樓①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②,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③,芳草萋萋鸚鵡洲④。
日暮鄉關何處是⑤?煙波江上使人愁。
【注釋】
①黃鶴樓:故址在今武漢市蛇山(又名黃鵠山)。傳說三國時費禕駕鶴登仙於此,因此得名。1985年在今址重建。
②昔人:傳說中的仙人。一說即費禕;一說指仙人王子安,他曾乘黃鶴經過這裏。
③曆曆:清楚可數。漢陽:在武昌西,與黃鶴樓隔江相望。
④萋萋:形容草木長得很茂盛。鸚鵡洲:唐朝時在漢陽西南長江中,後逐漸被水衝沒。
⑤鄉關:故鄉。
【評析】
崔顥(?—754),汴州(今河南省開封市)人,開元十一年(723)進士,曾出使河東軍幕,天寶年間曆任太仆寺卿、司勳員外郎。早年行為輕薄,好作豔體詩。後從軍邊塞,詩風大變,寫軍旅生活,邊地風光,俱有可觀。殷璠稱其“晚年忽變常體,風骨凜然,一窺塞垣,說盡戎旅”(《河嶽英靈集》)。
《黃鶴樓》是詠黃鶴樓的千古絕唱。傳說李白登黃鶴樓見到此詩,佩服之極,題言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有詩題上頭。”
詩的前四句思接千古,抒寫人去樓空、世事蒼茫的感慨。四句一氣順下,全然不顧格律,卻絕無半點滯窒,以白雲悠悠作結,更是將這奔騰的氣勢以輕柔的意象收住,取得一種大開大闔的效果。在這種大開大闔中,詩人巧妙地將自己對宇宙人事的思考托寓其中。
後四句即景寫情,抒發鄉思,視野開闊,感情真切。第三聯實寫登樓所見,前麵總寫了昔人駕鶴,杳然而去,寫得極為空**,這兩句忽而轉到眼前曆曆江樹、萋萋芳草,登樓者的愁緒油然而生,詩歌的氣勢也頓時更加波瀾起伏。尾聯總承前三聯,將前麵詩人的所感所見總收為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