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的繪畫:譜係與鑒賞

第二節 完美的線條係統

字體:16+-

當我們離開筆墨的語境,回歸到變化的原點,由原點再生發的中國繪畫的第一個功能結構的存在形式就是“線”。

“線”是中國繪畫的一個最基本特征。《考工記》中的“畫繢(繪)之事”,就是將“線”和“色”作為中國畫的一個基本特征提出來的。“繢(繪)”是塗顏色,“畫”是勾線,繪畫由線與色構成。唐代張彥遠《曆代名畫記》謂:“無線者非畫也”。潘天壽說:“蓋吾圖繪畫,以線為基礎,故畫法以一畫為始。然線由點連接而成,而由點擴展而得,所謂積點成線,擴點成麵是也。故點為一線一麵之母。”[1]潘天壽在這裏不僅強調線是中國繪畫的基礎,而且還提出點、線、麵的生成過程:點是線的起點,麵是線的擴展,也是點的終點,從點及麵以線為中介。

(一)“線”的存在形式

線作為功能結構的存在形式,大致有三種:描法、寫法和皴法。

1.“線”的描法

“線”的描法即線描,它是廣義的“線”中一種。需要說明的是,這裏的“線描”與中國漢魏六朝以後的線描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中國早期繪畫的“線”是“他律”的,主要是為填色而勾出物象的大體輪廓。《論語》中的“素以為絢”、“繪事後素”,按東漢鄭玄的注解:“凡繪畫,先布眾色,然後以素分布其間,以成其文”。《考工記》中的“凡畫繢之事,後素功”等,都是指中國早期(先秦時期)一種原始的線描形式。漢魏時期的線描也大致屬於原始階段的這種線描,漢代畫像石裏麵雖然也有浮雕趣味的東西,甚至有的已趨於對線條變化的追求,但是它的主流還是細線刻畫,仍然停留在原始線描的階段。正像徐書城所講的:“一般說來,從原始時代到漢魏六朝,中國的繪畫大致都屬於原始‘線描’(勾線填色)的曆史階段。這個曆史時期的‘線’,它在繪畫藝術中的身份和所處的地位是極其卑微的——充其量隻起到一個勾定了物象的輪廓的作用,在此之後它的任務也就完成了。這種‘線’本身的粗細,變化和顏色的深淺都無關緊要。因此可以認為這才是一種真正‘原始落後’的‘線描’形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