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繪畫本體語言的確立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曆史上一個由政治統一走向民族分裂的轉型期。其自公元220年至589年,曆時近370年,先後經魏蜀吳三國鼎立、西東兩晉更迭以及南北朝一百多年的分庭對峙,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造成了政局的動**、經濟的衰退尤其是底層社會的民不聊生。
然而,正是這樣的“亂世”似乎給中國文化提供了一次絕佳的發展之契機。如在哲學、思想的層麵,此一時期的突出表現有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以及波斯、希臘文化的東漸,原來由儒家主導的單一模式逐漸被三教九流、百家爭鳴的多元格局所取代。在美學與審美文化上,魏晉之際的人物審美發展至晉宋以降又悄然遞渡到以自然美為尚。至於在社會生活及風俗習慣的微觀方麵,由於正統儒教的下延、佛道出世無為觀念的漸入民心,以及士族、文人社會地位的提高,整個社會的上下階層均能找到各自“發現自我”或者說是安身立命的途徑。很自然,上述新變會直接表征在文學、書畫等門類藝術上麵。由是,包括繪畫藝術和繪畫美學在內,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國文藝開始進入到一種“本體的自覺”。
僅就繪畫藝術而言,所謂“本體的自覺”含義有二:一是繪畫本體語言的確立,二是與之相關的審美自律功能的獨立。一般認為,中國繪畫的本體語言是“筆墨”。因為筆墨是中國畫的存在形式和最根本的立足點,“中國畫之美就美在筆墨”[1],舍棄了筆墨就等於丟掉了中國畫的本體與靈魂。而正是在這一點上,魏晉南北朝的筆墨藝術——書法和繪畫——開始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書法方麵出現了以曹魏張僧繇為代表的真楷書。繪畫方麵雖不像書法那麽變化顯著,但同樣誕生了擅長佛畫的曹不興、衛協師徒,以及南方以顧愷之、戴逵、陸探微、張僧繇為代表,北方以楊子華、曹仲達、田僧亮為代表的畫壇大家。時至南北朝末期,人物畫、走獸畫已經日趨成熟,而山水、花鳥之類的畫種也呈發展壯大的蓬勃之勢。這一本體語言的確立無疑為後世中國繪畫藝術的多元化、係統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