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畫體的研究中,無論是郭若虛等人的“以體標體”,還是何良俊等人的“以家劃體”,以至於董其昌門人的“以宗劃體”,他們在其標體派中都有些牽強附會、自相矛盾之處,而且都顯得紛繁淩亂。對於這種現象,如何運用科學邏輯方法進行梳理、歸納,進而理出一個較為明確、清晰的輪廓,這方麵我們的美術史論家們做了不少的工作。如我國著名書畫家、美術史論家王學仲先生花費數十年的工夫,根據中國畫的原有體係與原則,以原有的畫體為類歸,把中國畫分為三體,即文人畫體、作家畫體、宮廷院畫體。[1]王學仲先生有關中國畫的“三體說”,對於我們深入研究中國畫體有較大的啟示作用。下麵,我們以王先生中國畫“三體說”為基本線索,運用曆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思維方式,從畫體論層麵對中國畫“三體”的藝術特征和美學原則作一個簡要歸納,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較為科學的中國畫體係統。
(一)宮廷院畫體
宮廷院畫體雖是在五代、兩宋時畫院出現以後才產生的,但我們認為這一畫體始祖應是唐代的李思訓。前麵已經講到,中國畫史大都將宮廷體畫家叫作“行家”,而李思訓的畫風直接影響到“行家”的畫風。正如明沈顥在《畫塵》中謂:“李思訓風骨奇峭,揮掃躁硬,為行家建幢。若趙幹、伯駒、伯驌、馬遠、夏圭以至戴文進、吳小仙、張平山輩,衣缽塵土。”董其昌、陳繼儒將李思訓列為北宗之祖,而北宗之畫家則大都屬於宮廷畫院之畫人係脈。“山水畫自唐始變古法,蓋有兩宗。李思訓、王維是也。李之傳為宋趙伯駒、伯驌,以及於李唐、郭熙、馬遠、夏圭,皆李派。”(陳繼儒:《偃曝餘談》)由於宮廷院畫體的畫家大多是以“供奉”為目的的專業畫家,所以在藝術形式上,“是一種定型化、樣式化、命題化、裝飾化較強的畫體”。在藝術手法上,“宮廷畫院的畫家多以刻畫精致,設色麗而精於雕飾見長,略近文人婉約之體”[2]。從中國繪畫“氣韻論”的角度看,宮廷院畫體重色氣、重色韻;從中國繪畫的“意境論”的角度看,宮廷院畫體重畫意,注重繪畫本身的意境——無我之境;從中國繪畫“本體論”的角度看,宮廷院畫體重再現、重具象、重“外美”;從中國繪畫的“創作論”角度來看,宮廷院畫體尊雕飾,宗格法;從中國繪畫的“形神論”的角度來看,宮廷體重以形寫形;從中國繪畫的存在方式看,宮廷院畫體重結果、重作品;從美學形態來講,宮廷院畫體為“富貴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