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四節 “雙百”方針與“反右”運動

字體:16+-

1957年的“反右”運動,不僅僅是文藝界的大事,在整個中國當代史上都是一個重大事件。1957年的“反右”運動直接孕育了1958年的“大躍進”,也為後來的“**”掃平了道路。可以說,從1957年的“反右”運動開始,中國陷入了長達20多年的極“左”時期。

因此,要說明文藝界的“反右”運動,必須先說說“反右”運動的一般情形。毛澤東在1957年時這樣回顧1956年:“去年這一年是多事之秋,國際上是赫魯曉夫、哥穆爾卡鬧風潮的一年,國內是社會主義改造很激烈的一年。現在還是多事之秋……”[23]在1956年2月召開的蘇聯共產黨第二十次代表大會上,赫魯曉夫作了批判斯大林的秘密報告。赫魯曉夫從“反對個人迷信”入手,首次揭露了斯大林濫殺無辜的暴政,也對蘇聯模式社會主義的弊端表現出某種程度的認識。此舉在國際上產生極大震動。尤其在社會主義陣營,無異於一場大地震。就在這一年,震驚世界的“波匈事件”相繼發生:6月,波茲南工人上街示威遊行,波蘭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奧哈布批準武力鎮壓,釀成流血悲劇,局勢更為惡化,迫使奧哈布自動讓位,完成了和平過渡。同時,匈牙利也發生政局動**。在布達佩斯出現的騷亂,10月間向全國蔓延,最終招致蘇軍出動坦克鎮壓。蘇共二十大以及由蘇共二十大引發的“波匈事件”,當然也引起中國知識界的高度關注和熱烈反應。而中國知識界麵對此類事件的表現,無疑引起毛澤東的高度警覺。怎樣避免在蘇聯和東歐發生的事在中國重演,便成了毛澤東所嚴重關注的問題。

在中國內部,1956年也頗為特殊。1月15日,北京20多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集會,慶祝北京市“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正式進入“社會主義”,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接受了北京市的“喜報”。不僅僅是北京市,在這一年,“社會主義改造”被認為在全國範圍內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同時“反冒進”的聲音新年伊始即很強勁。劉少奇、周恩來都一再強調“反冒進”。毛澤東後來這樣說當時的情形:“我們沒有預料到1956年國際方麵會發生那樣大的風浪,也沒有預料到1956年國內方麵會發生打擊群眾積極性的‘反冒進’事件。這兩件事,都給右派猖狂進攻以相當的影響。”[24]薄一波對此也有這樣的回顧:“從1955年第四季度開始,我國經濟建設,出現了一股層層抬高數量指標和忽視綜合平衡的冒進勢頭。1956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上存在著冒進和反冒進兩種不同的指導思想。”[25]就是在這樣的國際國內背景下,有了“雙百”方針的鄭重提出和“反右”運動的迅猛展開。1956年4月28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總結講話中,明確指出:“藝術問題上的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的百家爭鳴,我看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5月2日,毛澤東在有黨外人士參加的最高國務會議上,又一次提出了這一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