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六節 現實題材與名著改編

字體:16+-

在50年代初,取材現實的劇本隻有少數能寫出“人”的真實麵孔,多幕劇如《龍須溝》,獨幕劇如《婦女代表》,電影如《我這一輩子》等。1956—1957年,劇壇出現了以嶽野的《同甘共苦》(中央實驗話劇院1957年首演)、海默的《洞簫橫吹》(中國青年藝術劇院1957年首演)和楊履方的《布穀鳥又叫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1957年首演)為代表的“第四種劇本”。此外還有一些獨幕諷刺喜劇的創作,如魯彥周的《歸來》、王少燕的《葡萄爛了》、何求的《新局長到來之前》,以及趙尋的《還鄉記》、熊佛西的《上海灘的春天》等。這些作品的共同特點是突破“左”傾教條主義框框,描寫活生生的“人”的要求。

“第四種劇本”的名稱來自黎弘(劇作家劉川)發表在1957年6月11日《南京日報》的《第四種劇本——評〈布穀鳥又叫了〉》:“記得有人說過這樣的話:我們的話劇舞台上隻有工、農、兵三種劇本。工人劇本:先進思想和保守思想的鬥爭。農民劇本:入社和不入社的鬥爭。部隊劇本:我軍和敵人的軍事鬥爭。這話說得雖有些刻薄,卻也道出了公式概念統治舞台時期的一定情況。……到底我們能不能寫出不屬於上麵三個框子的第四種劇本呢?劇作者們的回答是完全肯定的。早些時候,我們看到了別出心裁的‘同甘共苦’;現在,我們又看到‘布穀鳥又叫了’……它是當之無愧的‘第四種劇本’。”

“第四種劇本”不同於當時常見的以階級鬥爭為主線的劇本在於:它們一定程度地暴露出“人民內部矛盾”,而這些矛盾相較於階級鬥爭更貼近實實在在的日常生活,也更尖銳地展示了當時社會生活中真實的矛盾形態。可以看到,《同甘共苦》通過某省農村工作部副部長孟蒔荊與前後兩任妻子的情感糾葛,反映出生活中處於變化狀態的人的情感與風貌。在這樣的戲劇框架中,日常狀態的個體情感被突出。孟蒔荊當年因傷住院,愛上了護士華雲,與農村妻子劉芳紋離婚,而當八年之後的劉芳紋以一個健康能幹的農村幹部形象重新出現時,又激起他心靈的波瀾。雖然劇作對情感變動的波紋還缺乏精細的描畫,但畢竟反映出當時常為文藝作品所回避的私人情感的真實變化與起伏。遺憾的是,作品同樣難以完全擺脫時代的局限,老首長夫婦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輕易化解了矛盾衝突,且將這場婚姻危機的根源主要歸咎於“聽信讒言”的華雲,而替“忙於革命工作”的孟蒔荊開脫了責任,從而中止了對人的情感狀態進行更深入揭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