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當代文學史新稿(第3版)

第四節 聞捷、李季等

字體:16+-

盡管政治化環境不利於詩歌的發展,但在這一時期,眾多詩人還是堅持詩歌創作,如聞捷、李季、張誌民、阮章競、嚴辰等。

聞捷(1923—1971),原名趙文節,江蘇丹徒人,是在延安成長的詩人,1949年後任新華社新疆分社社長,1956年前主要作品有抒情詩集《天山牧歌》。

在這一時期,聞捷是以他的《天山牧歌》(尤其是其中的《吐魯番情歌》)而著稱於詩壇的。在政治話語一統天下的時代,《天山牧歌》以較為清新自然、淳樸真摯的抒情風格,以及對熱烈、美好、活潑的青年男女愛情的描寫,給當時的詩壇以耳目一新的感覺。不過,在聞捷那裏,受到讚美的愛情隻有一種:那就是與勞動、社會主義建設、高尚的政治品質緊密聯係在一起的愛情,因此,勞動模範、戰鬥英雄便常常成為美麗姑娘愛慕的對象:“棗爾汗唱出一首短歌/年輕人聽了臉紅脖子脹——/‘棗爾汗願意滿足你的願望/感謝你火樣**的歌唱/可是,要我嫁給你嗎/你衣襟上少一枚獎章’”(《種瓜姑娘》),“夜鶯還會飛來的/那時候春天第二次降臨/年輕人也要回來的/當他成為一個真正的礦工”(《夜鶯飛去了》)。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樣一種愛情觀無疑是過於簡單,甚至有政治功利之嫌了。不過,聞捷的這些作品並不單純是愛情詩,詩歌對真正愛情的讚美常常過渡到對真正愛情所需的政治品質的讚美,在時代的整體政治氣氛中,聞捷同樣無法脫離對創作所要求的政治功用性。從這個角度來說,聞捷的《天山牧歌》是以愛情詩麵目出現的政治頌歌——通過愛情描寫,歌頌新生活,歌頌社會主義新人、新道德,歌頌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及崇高的建設者,才是這些詩歌的真正目的。

聞捷詩歌在當時成功的原因,除了借助那個時代甚為少見的愛情題材之外,還在於其作品所顯露出來的藝術特征。聞捷善於捕捉、描寫愛情狀態中青年男女微妙的心理,《天山牧歌》中的眾多篇章之所以吸引當時的讀者,一個很大的因素便在於此。如《蘋果樹下》以一年四季喻寫初戀中的朦朧而熱烈的男女情感:春天,“枝頭的花苞還沒有開放/小夥子盼望它早結果/奇怪的念頭姑娘不懂得/她說:別用歌聲打擾我”。而到了夏天,“小夥子夏天在果園度過/一邊勞動一邊把姑娘盯著/果子才結得葡萄那麽大/小夥子就唱著趕快去采摘/滿腔的心思姑娘猜不著/她說:別像影子一樣纏著我”。秋天,“姑娘整夜整夜地睡不著/是不是掛念那樹好蘋果/這些事小夥子應該明白/她說:有句話你怎麽不說”。這首詩對萌動的戀愛衝動、欲迎還拒的青年女性心理、急躁而又有些粗心的小夥心態的表現,在那個時代頗為特異。類似情愛心理描寫的還有:“你臉上裝出對我冷淡/心裏卻盼我留在你身邊”。(《追求》)“他的心眼多麽傻呀/為什麽一再地快馬加鞭/我隻想聽完他的話/哪裏會真心把他追趕/……/為了堵住鄉親們的嘴巴/最多輕輕地打他一鞭”。在當時的政治文化環境之下,聞捷詩歌對日常男女的這種心理刻畫,其情感內涵和人性色彩,無疑是相當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