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9年,德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完整的心理學實驗室,宣告心理學正式從哲學的母體中脫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係、社會關係等眾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如家庭、教育、健康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麵嚐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人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也嚐試解釋個人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另一方麵它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人的心理。職業心理現象也得以正式成為科學研究對象,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美國發展起來。
國外現代職業心理學的發展線索可以歸納為一個源頭、兩條支流。一個源頭,指心理學的基礎理論學科都要涉及與職業心理學有關的理論研究,生理心理學中的反射理論、普通心理學中的個性理論及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化理論、態度理論及群體理論、發展心理學中的終生發展理論等,為職業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理論背景。兩條支流,指帕森斯所開創的從個體出發的職業心理學發展路線,以及孟斯特伯格(Munsterberg)所開創的從職業組織出發的職業心理學發展路線(汪羅, 2015)。
1908年,弗蘭克·帕森斯通過職業谘詢等一係列實踐活動,首次提出了“職業指導”這一概念。帕森斯首先形成了係統的職業指導思想,指導人們進行職業選擇,使人們認識到職業指導的重要性,按照職業規律和個體特點選擇職業、規劃人生,被認為是職業指導之父。1909年,帕森斯等人出版了職業指導專著《選擇一份職業》,提出了幫助人們正確選擇職業的三因素理論,確立了職業指導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標誌著職業指導理論的創立。這些早期的職業指導活動,為職業指導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的職業選擇三因素理論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①對本人自身的能力、興趣、誌向、智能和自身局限有清楚的認識,理解自身特點形成的原因;②對成功的要求、條件,不同行業工作的優劣勢、機會和前景有詳細的了解;③對前兩個原則之間的關係進行深入的分析,做到人職匹配(袁煥偉,張元,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