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元代文獻探研

第二節 元代策問的發展階段

字體:16+-

以延祐科舉為標誌,元代策問可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期策問存留很少,且沒有對命題和答卷的明確規範。而科舉恢複以後,策問則主要受科舉程式的規範和影響。

一、延祐科舉前的元代策問

延祐以前策問,目前所見隻有胡祗遹《試典史策問》2道、劉壎《策問》4道、劉敏中《策問》3道、吳澄《私試策問》12道,共計21道,僅占傳世策問的1/10。這種情況,實與當時學校的考試製度相關聯。科舉實行前,元代在中央與地方都設置儒學,每年從生員中考選貢士,或充吏職,或任學官。根據至元二十四年(1287)國子學定製,“凡讀書必先《孝經》《小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次及《詩》《書》《禮記》《周禮》《春秋》《易》。”由“博士、助教親授句讀、音訓”,再作講說。此外還有“對屬、詩章、經解、史評,則博士出題,生員具稿”,俟博士判定,始錄附課簿,以憑年終考較。[1]地方的路府州縣儒學及書院,在至元、大德間,小學生員誦讀《孝經》《小學》《四書》與《通鑒》,大學生員始習學《五經》,亦與國子學課程相同。地方的課試製度,是“每月從教官出題,或賦論、經義、史評之類”,“教官考較,逐月載籍,歲終計其分數,以考優劣”。[2]可知,此時科舉未開,策試隻是學校課試的多種形式之一,尚未受到人們重視,這應是前期策問保存很少的基本原因。

延祐前策問的另一特點是形式不一,尚沒有對命題和答卷作明確規範,多依作者的身份、職任而各具特色。如胡祗遹《試典史策問》,是選任吏員的考試,故或責問官吏奢華,或探究考課失當,都關乎銓選時弊。[3]劉壎《策問》則主旨不一,有的考究經典抵牾,有的討論曆代貲選,甚至追尋善惡報應、鬼神有無,直接暴露當時的社會風氣,與其長期擔任地方學官有關。[4]至元、大德間曾任國子司業、國子祭酒的劉敏中,文集收錄策問三道,其三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