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影像中的生死課

痛苦的日子才是最好的日子嗎?

字體:16+-

(匿名)

今天課上的電影中,舅舅說“那些痛苦的日子才是最好的”,對此我持懷疑態度。雖然“因為那些日子塑造了現在的我”,但是那些日子帶來的傷害卻難以平複。此外,在“那些日子”中,“我”所擔的風險也很大,不夠堅強的人就難以渡過難關,完成成長。

您今天講的“危機所導致的四種結果”,讓我想起了之前上過的文學院張國龍老師的“成長小說研究”一課。他在課上也談到了成長中遇到的困境所導致的結果——分別是成長夭折、頓悟和完成成長。(大概是,記不太清了……)

【陸曉婭說】非常高興這位同學能對電影中的觀點提出質疑,也希望這樣的質疑能在我們的課堂上多多出現!

的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在危機、挫折中得到成長,說“痛苦的日子才是好日子”也往往是在戰勝痛苦之後。我想,這裏有兩個問題值得探究:第一是痛苦的價值;第二是對於處於痛苦中的人,這樣的話是否恰當和有效。

第一,大概沒有什麽人是希望活得痛苦的,但是人的一生如果真的避開了所有的痛苦,他離開這個世界時會不會覺得此生有點乏味?因為少了痛苦的衝擊和挑戰,會不會有些潛能被永遠埋沒了?會不會在精神層麵上無法達到應有的深度?有些人可能一輩子也沒經曆外在的挫折和內在的精神衝突,因此少有苦惱和“病態”,他們被哲學家稱為“一度降生”;而那些衝過苦難和精神危機“關口”的人,則獲得了“二度降生”。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認為,這些惡(病態心境)“有可能成為生命意義的最佳鑰匙,也可能是那唯一幫助我們看到最深刻真理的途徑”。他還認為,“有係統的健全心態,因為它對於悲哀、痛苦與死亡無力給予正麵、主動的注意,比起那些嚐試將這些成分包括進來的係統,在形式上顯得較不完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