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電影本體層麵而言——
後現代電影在視聽語言方麵的拓展與敘事層麵的變異,在一定程度上,對“當代電影”形式的發展與擴充,是有益的。其不拘一格的隨意,其特意為之的創新,其形式與內涵在大多數情況下的相與為一、相得益彰,使得當代電影更具電影本體特色,更有視聽結合的藝術魅力,而與其他傳媒類型有更鮮明的區分。
當然,有時在形式上的過猶不及,也使得此類影片與觀眾產生某種隔離、一定障礙,也就難免“弄巧成拙”的造作與幼稚。
從文化層麵談——
對後現代電影的文化評價,實際上就是對後現代理念的當代認知與把握。怎樣理解後現代文化理念?首先,它們的出現,是一種具有強烈反撥、“針灸”意義的極端化文化體現,是一種對“主流文化狀態”的“極端反動”,是一種“反文化”。“負負得正”,因而確有一定的必然性與積極意義。
後現代文化的流行,絕非無本之木,無穴之風:正是由於19世紀和20世紀的那種壓抑人性、窒息社會的“整一”使大眾受到太多的苦楚,才有逆反的堅決,否定乃至徹底打倒“總體性”的後現代主義的濫觴。而這種現象,完全符合事物進展變化的天然規律。從這種意義上說,對後現代主義的當代出現,我們應該持曆史意義層麵上的讚賞與肯定態度,充分理解與認知它,而且在一定程度及時空範疇內支持、鼓勵它——為它所具有的對極端性舊文化體製與觀念的強烈反抗。因此,驚駭“狼來了”,悲歎“世風日下”、感慨“人將不人”或“國將不國”,均大可不必。
當然,從另一角度說:它畢竟是極端化的。矯枉過正於一時,可以。長久如之,不行。無論理論邏輯還是社會實際,均不可容忍。“後現代文化”是現代科技、文化發展的大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特殊階段的文化產物,是“奉天承運”而繼現代文化風行於世之後的又一種文化現象。它的出現是正常的,它與時代背景“奉天承運”的對應關係,也應理解;但對其自身本質,則不應有全部的科學性讚同——其以極端反極端,以病態療病態的認識論與方法論,一旦“時過境遷”,將使其必定陷入一種窘迫與尷尬的誤區。因此,即時的針對性合理與宏觀的自身性畸形,當是對後現代文化(後現代主義)的理性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