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代中國電影的尷尬
一個令中國影人尷尬而驚惕的事實:相對而言,現在國人不大愛看國產片。近年電影經營者頻頻引進國外影片以扯動國內不景氣的電影市場,便是明證。問及國人,除那些將影院當作愛情背景的情侶不置可否外,大都一句話:“國產影片沒勁,不大好看。”
這“不好看”的原因何在?
是否因循著“陌生化原則”,國人對自己熟悉的生活有一種先天的淡漠?然而,隻要稍微回顧一下中國電影史,就不能完全認同了。像抗戰後期的《一江春水向東流》,像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白毛女》、《秦香蓮》、《我這一輩子》、《上甘嶺》等,像20世紀50年代末的《林則徐》、《林家鋪子》、《我們村裏的年輕人》、《五朵金花》等,像60年代的《李雙雙》、《冰山上的來客》、《阿詩瑪》等,像80年代的《人到中年》、《牧馬人》、《黑炮事件》、《本命年》以及《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等等,它們表現的就是中國本土的、觀眾感同身受的人間故事,卻並沒有因此而使觀眾厭煩、冷淡,反而情感奮激、趨之若鶩,掀起一陣又一陣觀賞熱潮。
是因為國內影片少奇異故事、強烈情節的刺激?但遍覽國外電影,大量的經典名片如蘇聯的《兩個人的車站》、《辦公室的故事》、日本的《遠山的呼喚》、《伊豆的舞女》、英國的《相見恨晚》、意大利的《偷自行車的人》、瑞典的《野草莓》、美國的《克萊默夫婦》乃至《阿甘正傳》,等等,也不都是所謂的“好萊塢風格”。
那麽,是因為國內影片大多宣傳說教、令人壓抑,而國外作品生活氣息撲麵而來,使人受到感染?也不盡然。試看百年世界電影史上的“先鋒派電影”、“新浪潮電影”、“政治電影”、“哲理電影”以及歐洲某些“藝術電影”作品,不也往往明顯有著理性的演繹與觀念的圖解?不也往往鏡像玄奧、人事澀艱?但盡管如此,卻並沒有因此完全失去它們的存在價值與藝術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