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音樂,指電影中體現影片藝術構思的音樂,是電影聲音造型的有機組成部分。
在獨立的音樂作品中,音樂以連續不斷的時間運動和嚴謹的曲式結構形式來表達作品的內容。但是電影中的音樂卻不是連貫的,必須根據劇情的需要間斷出現,並隨著敘事節奏的編排適時而起。
正因為這種時間連貫性的喪失,電影音樂才具有了獨特的多重特性:一是分段陳述、間斷出現的不連貫形態;二是創作上的受製約,必須根據影片的題材內容來進行構思創作,並且為劇情所服務;三是雖然受製約,同時也要獨立完整,結構上要具備完整性和主旋律,要保持自身音樂縱向發展的承續性、連貫性、統一性,而且還要有很多的變奏;四是整體上要與影片相伴而行,音樂作為電影聲音總譜中的一部分,必須要與整部影片的藝術風格相統一,並要有助於創造豐滿的銀幕形象和表達人物的情感心理。當前電影中的音樂,或來源於已有現成的音樂作品的挑選,或邀請作曲家為影片量身定做。
就形態來說,電影音樂一般分為有聲源的音樂和無聲源的音樂兩種:有聲源音樂,也稱畫內音樂、現實性音樂或客觀音樂,指影片中出現的音樂是畫麵中的有聲源所提供的,例如演唱者、樂器演奏、電視機等,即音樂的聲源和畫麵是一致的。無聲源音樂,也稱畫外音樂、功能性音樂或主觀音樂,指影片中的音樂並非來自畫麵中可見的發聲體所提供的音樂,例如打鬥場麵中出現的鋼琴音樂等,著重於心理活動、情感情緒的表達。一般來說,電影中有聲源音樂和無聲源音樂是可以相互轉化、交替使用的,比如同一首歌在影片中多次出現,第一次可以是主人公直接演唱,是有聲源的;第二次可以出現在人物思鄉的時候,以無聲源狀態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