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變化其實並非毫無預兆。會前的10月18日,美國陸軍部作戰局就建議,根據形勢發展,對日作戰的重點應放在太平洋上,而不是亞洲大陸,並且指出,充分利用中國作為轟炸日本的基地成本太高,因為這需要收複整個緬甸,而中國卻不是一個有效率的盟國,這與歐洲戰爭結束後12個月內打敗日本的計劃不符,因此提議:“從中國發起有限的轟炸攻勢,確保太平洋上的努力,不在中緬印戰區承擔進一步的義務。”11月8日,美聯合戰略評估委員會也提出類似建議。但是,會前美方也作了一項保留,即如果蔣介石軍隊入緬作戰,美國將予以支持和援助。[55]
然而,蔣介石堅持英軍在緬南登陸作為中國軍隊入緬作戰的前提,丘吉爾則竭力反對登陸作戰。在蔣介石和丘吉爾之間,羅斯福最終選擇了後者,盡管他對前者許下過諾言。羅斯福不想因緬甸作戰問題同丘吉爾鬧翻,導致剛剛在德黑蘭會議上好不容易達成一致的“霸王”行動計劃功虧一簣,何況美軍方計劃人員會前的上述分析和建議,再加上斯大林在德黑蘭會議上承諾將對日作戰,也發揮著作用。美國學者巴巴拉·W·塔奇曼認為斯大林的上述決定對羅斯福的影響很大,她評價道:
……剛剛對蔣介石感到失望的羅斯福欣喜地發現,斯大林是他戰後規劃中一個更強的角色。……
不經意間,斯大林使得中國的地位更加降低。……
12月1日,公開了由英國、中國和美國簽署的《開羅宣言》……並承諾簽字國會堅持作戰直到日本無條件投降。中國現在無論是在正式文件上還是在自身利益上都不可能跟日本單獨媾和了,因此它要退出戰爭的威脅的分量也減少了。[56]
此外,在12月2日聯合參謀長委員會對日作戰的總體計劃中,確定打敗日本的主要方式是轟炸和海空封鎖,主要的戰爭努力放在太平洋上,事實上已決定了中國戰場的地位。美國學者麥克尼爾指出:“從戰爭的初期起,美國的太平洋作戰計劃就規定中國要擔當重大的任務。美國人曾認為,他們可以指望經過正規訓練和配備的中國軍隊來擊敗日本的大部分地麵部隊。”[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