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正中出現一朵巨大的茶花,由黑白漸漸生出彩色。大幕將舞台分割為前後兩半,有一些人正在忙碌,似乎在清點遺產。
這是2010年6月1日至6日國家大劇院上演的歌劇《茶花女》的序曲部分。清點遺產的處理跟著名的電影版非常相似,但微微傾斜的大幕卻是大劇院舞台版的神來之筆,它不僅有效地區隔了空間,而且起著一個神奇的反射作用。在咱們這個濫用投影的年代,劇中最“原始”的投影手法卻令人耳目一新。就是這塊幕,使得觀眾同時獲得了兩個視角。大幕上的影像有時充當景物,有時渲染氣氛,有時則是人物內心的投射。這樣的處理既不煩瑣,又不至於單調。當幕後顯示出影像時,觀眾甚至可以看到三重疊影,如同電影中的疊化,意味深長。
構思這個創意的團隊,包括配套的服裝、燈光、導演等,主要來自歐洲,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跟世界頂級歌劇院一樣,中國國家大劇院在製作歌劇時完全不拘泥人才的國籍,一部戲就是一個小小的聯合國。可以看出,大劇院正在從傳統的拚正宗向現代化的拚創意過渡。
演員班子的國際化卻仍未達到水乳交融的狀態。跟之前的《卡門》相似,《茶花女》的幾位主角分成西洋組合和中國組合兩套。這種分法未必科學,會給人一種錯覺,以為本土團隊不如外來和尚。其實,兩組班子肯定各有千秋。
1日晚首演那場是外國組,美國女高音瑪麗·鄧利維音色相當美,而且極富表現力,尤其是**的爆發力非常強。細微之處也處理得很用心,有些段落唱得很柔,令人不禁側耳傾聽。美中不足是中間段落偶爾過於收斂,或許是為了情感爆發而故意為之,以造成反差。墨西哥男高音阿圖羅·查康—克魯斯**四射,但角色決定了從戲路到音域他都不可能搶女一號的戲。達裏奧·索拉裏扮演的亞芒之父顯然唱功遠遠高於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