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赫大型作品中,《B小調彌撒曲》絕無僅有,可以說很“不正常”。這“不正常”後麵有正常的邏輯,值得反複閱讀、傾聽、反思。隻要稍加理解圖林根、薩克遜在宗教改革、宗教戰爭中的地位,就隻能承認:路德派信徒巴赫譜寫天主教彌撒,非同尋常。尤不尋常的是,這部彌撒曲呈獻給放棄新教、投靠天主教的一對父子,這一對父子又始終充當反天主教聯盟的新教領袖。《B小調彌撒曲》就是這樣神奇。
從1733年7月在德累斯頓完成《垂憐經》和《榮主頌》,這部作品就占據了巴赫一生的最後時光(1749年10月訂成,1750年7月巴赫去世)。巴赫深知有生之年,這部作品不可能演出。這位倔強的路德派信徒,在眼睛失明之際留下的是內心的“音樂告白”。
巴赫以拉丁文譜寫彌撒曲,與他以德文譜寫的宗教康塔塔進行了區隔。用拉丁文譜寫音樂作品,未必是要讓作品有天主教特征。這作品超越了新教、天主教信條束縛,超越了日耳曼思想、拉丁文化藩籬,既是天主教的又是新教的,同時又超越二者。通過采用古老的《尼西亞信經》、格利高利素歌調式,作品直接訴諸自亞細亞傳至歐洲的大公使會。
一位垂暮老人,在被萊比錫當局孤立之際,領悟到靈性的欣悅。人生的特殊孤獨,使《B小調彌撒》濃縮了巴赫一生的音樂和神學探索,成為人類藝術史上難以逾越的高峰。著名巴赫傳記作家阿爾伯托·巴索(Alberto Basso)說:“《B小調彌撒》是畢其一生的奉獻……動筆於1733年,完成於最後歲月—那時他已失明。這部不朽作品綜合了這位萊比錫合唱指揮每一體裁上和技術上的奉獻。它也是天主教讚頌和路德宗十字架神學最令人驚奇的相遇。”
相遇在何處?“易北河畔的巴黎和佛羅倫薩”—德累斯頓。在巴赫時代,德累斯頓經濟富庶、文化繁榮,在歐洲僅次於巴黎。《B小調彌撒曲》可以說是“在德累斯頓、為德累斯頓”而作。因為巴赫時的德累斯頓,就是“天主教的讚頌和路德宗十字架神學的最令人驚奇的相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