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輝煌的音樂史詩
著名的神劇《以色列人在埃及》,歌詞部分由亨德爾的長期工作夥伴詹尼斯編輯而成,主要取材於希伯來聖經《舊約》第二卷《出埃及記》的前半部分,也有較少的部分取材於《舊約·詩篇》。
從情節上來看,第一部分描述的“以色列人在埃及”,是清唱劇的基礎部分。據《舊約》記載,以色列人流落到埃及(逃亡而來),受到埃及人的欺壓。這時上帝顯靈,賦予摩西及其兄弟亞倫帶領以色列出埃及、重返故國的使命。摩西與亞倫去見法老,請求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法老不準,摩西兄弟便借上帝的全能之力,在埃及降下了水變血之災、蛙災、虱災、瘟疫之災、瘡災、雹災、蝗災、黑暗之災等各種災難(俗稱“十災”)。法老屢次應允又屢次食言,於是上帝便在逾越節之夜,殺死埃及人所有長子,終於迫使法老屈服,以色列人在摩西率領下離開埃及。在離開的路上,他們又遭法老軍隊的追殺,直到紅海近旁,摩西用上帝所賜之杖將海水分開,海就變成幹地,以色列人沿此路通過紅海,埃及軍隊下到海中時,海水複合,追兵全軍覆沒。
《以色列人在埃及》的第二部分“摩西之歌”,從文本和音樂上均是與第一部分的史詩截然不同的讚美詩風格。在這裏,宏大敘事成分幾乎消失殆盡。內容主要取自《出埃及記》第十五章的這一部分,是以色列人對全能上帝的歌頌,準確地說是摩西、亞倫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對上帝的頌揚。全劇以米利暗歌頌上帝的讚美詩作為結束,女性色彩極其強烈,大大緩解了第一部分的暴力色彩。無論如何,埃及人在災荒之年收留了以色列人,以色列人以暴力屠殺無辜埃及百姓來謀取自由,使現代讀者感到難以容忍。
最近兩個世紀以來的考證已證明,《出埃及記》是一篇寓言或神話而不是曆史,這減輕了這部作品的難堪。無論反抗暴政有多麽大的合理性,擊殺全部埃及人的長子都是難以容忍的罪惡。隻要我們從神話文學角度出發,就能把這部作品理解為一個被壓迫者反抗統治者以爭取自由解放的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