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音樂無疆:另一部歐洲思想史

字體:16+-

勃拉姆斯與布魯克納交響曲的另一個重要區別極其重要,然而常被忽視,其實這就是貝多芬《第六交響曲》的氣質與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精神的細微差別。

從瓦格納、布魯克納直到馬勒,都一輩子沒有從初聽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震撼中恢複過來。很少音樂家能成為例外,但勃拉姆斯仿佛確實是這麽一個例外。他肯定感覺到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對整個古典世界的宣判,因此,勃拉姆斯交響曲同貝多芬交響曲的精神聯係,更多地存在於《田園交響曲》之中,他像貝多芬一樣,在自然之中尋求靈魂寧靜。我曾經討論過《田園交響曲》中的自然,並不是物理學意義上的自然,而是哲學意義上的自然。從自然之中尋求庇護,是浪漫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自然的那種神秘、親密、溫存的力量,在貝多芬《田園交響曲》中得到了完美的闡述——自然處於善惡的彼岸,承受我們的生與死,永遠不會拒絕我們。她永遠在傾聽和撫慰,在收藏苦難與歡樂等我們所能有過的一切。這是勃拉姆斯交響曲的本質,自然在他的交響曲中均勻地呼吸,一個現代人可以在勃拉姆斯這裏找到在我們的城市、電視、網絡和商業世界消失殆盡的自然。勃拉姆斯交響曲的真正力量,就是這種純樸的自然之愛。

但對布魯克納而言絕非如此。因為,無論自然如何和諧,不管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如何深不可測,萬物生長如何美妙,甚至銀河係如何回**著最美妙的旋律,如果沒有人類的感受力,這一切將毫無意義,而這種感受力刹那的覺醒,就是靈魂的創世記。大自然和人類理性一樣,都是被創造、被賦予之物。那種“上帝—宇宙或宇宙—上帝”的造詞法,無論要表達怎麽宏大的敬畏之情,在巴赫和布魯克納的意義上都是不折不扣的褻瀆。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鴻蒙開篇,並不是自本身,而是自然的被創製。無論在大自然中發現多少黃金分割或者真善美,大自然仍是被造物,就像人類理性無論產生了多少相對論也不能成為崇拜對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