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托
■導讀
安托南·阿爾托(Antonin Artaud,1896—1948),法國戲劇家、詩人、演員,“殘酷戲劇”的創始人。他14歲開始發表詩作,後來轉向戲劇。1921年起,先後在呂涅·波、查爾斯·迪蘭和皮托耶夫手下演過一些不太重要的角色。1924年,加入超現實主義流派,由於意見不合,次年退出。1926年11月,他與詩人維特拉克成立阿爾弗萊特·雅裏劇團,對戲劇進行大膽探索,曾上演過維特拉克的超現實主義戲劇、斯特林堡的表現主義戲劇、克洛岱爾的象征主義戲劇等;然而,由於經費緊張,劇團在維持了兩年多後,在1929年解散。
1931年,阿爾托觀看了印尼巴厘劇團的演出,受到極大啟發。他開始以論文、書信、宣言等形式闡述他的戲劇理論,提出“殘酷戲劇”的主張,後結集為《殘酷戲劇:戲劇及其重影》(1938)一書。1935年,阿爾托創建“殘酷劇團”,上演了雪萊的詩劇《欽契》。在表演、舞台設計和劇場形式等方麵實施他的主張和構想。該劇隻演出17場,並不為觀眾所接受。阿爾托在幼年時曾患腦膜炎,青年時期由於病痛開始吸食鴉片,以後一直忍受折磨。1937年,戲劇創作方麵的失敗更使他病情加重,被送進精神病院,直至病逝。
《與傑作決裂》是文集《殘酷戲劇:戲劇及其重影》中的一篇,也是許多戲劇理論選本的首選文章,但該文集的各篇文章相互關聯,單看這篇文章我們或許會以為他是瘋狂而不值一顧的,隻有將整本書綜合起來,設身處地從一個長期忍受精神病折磨、而又確實具有天才洞見的人的角度設想,我們才能從他有時犀利無比、有時又近乎囈語的言論中找到富有啟發性的端倪。阿爾托首先是個詩人,他追尋詩意的極致和生命的本質,由此他發現語言(或者說西方語言)的局限性,而他早年的戲劇實踐以及偶然對東方戲劇與神秘主義的探察,讓他認識到實現終極追求的另一種可能性,這就是驚世駭俗的“殘酷戲劇”。但我們要知道,終極追求是不會有終點的,如果不是病痛扼製了他的努力,他不會就此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