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希特
■導讀
貝爾托·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德國劇作家、戲劇理論家、導演、詩人。1917年進慕尼黑大學學醫時更感興趣的是文學和戲劇。1922年,他的劇作《夜半鼓聲》首次公演,得到普遍讚賞。1923年他的《城市叢林》在慕尼黑首演。1924年應著名導演萊因哈特邀請赴柏林任德意誌劇院戲劇顧問,創作劇本《人就是人》。1926年,布萊希特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形成自己的獨特藝術見解,初步提出史詩劇理論。1933年希特勒上台,布萊希特帶著妻子兒女逃離德國,輾轉歐洲與美國,至1948年10月才返回(東)柏林。這15年的流亡生涯是他創作成果最豐富的時期,主要作品有:《伽利略傳》《四川好人》《大膽媽媽和他的孩子們》《潘蒂拉老爺和他的男仆馬狄》等。他還以演說、論文、劇本注釋的形式,闡述史詩劇的理論原則和表演方法,1948年完成《戲劇淺論集》。他的戲劇理論要旨是“陌生化效果”,要求演員與角色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把二者融合為一,演員要高於角色、駕馭角色。在他的指導下,柏林劇團獲得了世界性聲譽。1955年5月,布萊希特獲斯大林和平獎。
《娛樂戲劇還是教育戲劇》選自《布萊希特論戲劇》一書。布萊希特的戲劇理論散落於該書長短不一的篇章之中。從理論的代表性來說,我們也許該選擇有“新詩學”之稱的《戲劇小工具篇》及《補遺》,但它們超出了本書允許的篇幅,內容連貫,不宜拆選。《娛樂戲劇還是教育戲劇》一文篇幅適中,布氏戲劇理論的核心概念——敘事劇和陌生化效果——都涵蓋其中。我們的解讀取其一滴,概觀其餘,不限於選文的內容。
對布萊希特戲劇思想的發展有決定性影響的是,他在青年時期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與接受。他往往買下好幾份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不但自己讀,也積極地向來訪者推薦[88]。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意識形態是一種觀念體係,表達的是統治階級的利益而以幻想的形式代表階級關係;同時意識形態也是一種表征體係,它通過使人們著眼於過去而不是將來,或者著眼於掩蓋階級關係和脫離社會變革的集體追求,用以維持現存的階級統治關係[89]。文學和藝術是意識形態的表現形式,對於戲劇而言,如果莎士比亞“舉起鏡子照見自然”的說法還縈繞在耳的話,現在這麵鏡子本身被證明是扭曲的,那麽它還能照見自然或別的什麽嗎?我們能相信一麵扭曲的鏡子映照出來的圖像嗎?布萊希特在接受馬克思主義之後麵臨的就是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