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藝術導論

第五節 綜合藝術02

字體:16+-

三、電影藝術

1895年12月28日晚上,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倆在巴黎一家咖啡館的地下大廳,用自製的“活動電影機”[14]公映了他們自己拍攝的12部短片《火車進站》(圖3-23)、《水澆園丁》《工廠的大門》等。這一天也就此被人們確定為(無聲)電影正式誕生的日子。1911年,意大利人喬托·卡努杜發表著名論著《第七藝術宣言》,首次將電影與傳統藝術形式相提並論,認為電影是繼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歌、舞蹈之後的第七種藝術。“電影是運動著的造型藝術,同時也和‘不動的藝術’、‘時間的藝術’、‘空間的藝術’、‘韻律藝術’有關。”[15]

圖3-23 盧米埃爾兄弟:《火車進站》(劇照)

電影藝術的豐富信息包括審美特征,基本可以從上段話的描述中概括得出:

(一)電影首先是“技術的藝術”

作為藝術家族中的小弟弟,電影無疑是現代技術文明的結晶。如從電影起源的角度看,沒有19世紀誕生的攝影術和“活動照相”技術,電影的誕生將會是不可思議的。1829年,比利時著名的物理學家約瑟夫·普拉托據此發現了“視覺滯留”的原理,並發明了“詭盤”:在一個固定於中心軸的視盤上繪製一係列圖案,轉動視盤的時候圖案就會連成運動的圖像。1872—1878長達六年的時間裏,美國舊金山攝影師愛德華·慕布裏奇用24架照相機,終於拍下了飛騰的奔馬的分解動作組照,並在幻燈上放映成功。1889年,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繼發明電影留影機後,利用膠片的連續轉動造成活動的幻覺,再次推出了被中國人稱為“西洋鏡”的“電影視鏡”。而盧米埃爾兄弟發明的“活動電影機”,正是站在諸多前輩尤其是愛迪生的肩膀上才最終實現的。伴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人的審美與藝術觀念勢必不斷更新,量(技術)終於變成了質(藝術)。事實上,從“電影之父”盧米埃爾兄弟到“魔術大師”梅裏愛再到“剪輯天才”格裏菲斯,在一代代電影人為電影這位“機械女神”注入藝術生機的同時,電影史呈現出的也是一部電影技術運用的曆史。無論是拍攝、製作還是宣傳、放映,電影都離不開特定的技術手段和物質媒介的支撐。應該說,正是電影技術的不斷開拓賦予了電影以新意,兼之電影人詩意化的自由架控與升華,終於使作為藝術的電影從可能變成現實。也正是在此意義上,我們常將“電影”與“電影藝術”相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