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雪泥鴻爪:樂壇眾生相

中國古典音樂節之變異

字體:16+-

2011年7月31日,第二屆上海夏季音樂節在剛剛落成甚至尚未投入正常運營的音樂劇專用劇院“文化廣場”搶先登陸。在主辦方上海交響樂團部分樂師的伴奏和音樂總監餘隆的指揮下,大提琴家秦立巍和小提琴家徐惟聆先後登台,以伯恩斯坦的音樂劇序曲、古爾達幽默的協奏曲和皮亞佐拉的《四季》為音樂節奠定了基調。事實上這種詼諧、幽默和不拘一格的形式,還有低廉的票價、擴音的劇場和著裝的無要求直指倫敦的BBC逍遙音樂會。

首屆上海夏季音樂節於2010年推出,當時在上海鬧市中心的一處停車場搭建起了巨大帳篷,動用先進的冷氣係統和不甚考究的擴音設備,打造了一個戶外的音樂盛會。因其市中心的選址隻抓住柏林森林音樂會或布雷根茨音樂節的皮毛而被若幹媒體稱為“為形式而戶外”,但音樂節活躍了上海樂季期間原本由音樂劇一枝獨秀的演出市場。今年第二屆因行政原因移師尚處磨合期的文化廣場,搭建一次性的舞台音罩,動用多支吊麥擴音,既失戶外靈動,又失原味質樸,很難以“雙贏”概之。因此,據內部人員透漏,2012年的第三屆音樂節有可能恢複戶外形態,地點未定。若是如此,那京滬戶外音樂節的萌芽均已形成。

原始積累的演變

其實戶外音樂節的傳統,早在上海“工部局樂團”期間便已成型。樂團會在時任意大利總監梅百器(Mario Paci)的帶領下在上海的兆豐公園(現作中山公園)和複興公園舉辦納涼遊園音樂會。1949年後,“戶外”迎來斷代期,取而代之的是專業性的音樂節。其中由丁善德和孟波創建的“上海之春”是我國曆史最悠久並仍在繼續的音樂節。在由上海電台主辦期間,音樂節曾為打破現代音樂的孤芳自賞,輔以國際性的委約機製和掛牌的重大音樂會,試圖加強社會效應。但這一舉措並不被音樂節主管單位音樂家協會看好。自2010年起,該音樂節由主管方接過主辦權,強調現代音樂主題,大力拓展上海本土作曲家的新舊作品,回歸到創設時期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