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雪泥鴻爪:樂壇眾生相

從王府井到梵蒂岡中國愛樂在行走

字體:16+-

2006年是偉大的作曲家莫紮特250周年誕辰紀念。2006年10月28日,北京音樂節別出心裁地在王府井天主教堂上演了莫紮特的《安魂曲》,由中國愛樂樂團演奏,音樂節兼樂團藝術總監餘隆指揮。歌唱家包括旅美男低音歌唱家田浩江等。由於安魂曲本身就是羅馬天主教用於超度亡靈的特殊彌撒,因此與天主教堂的身份特征和音響空間相得益彰。這也是新中國史上西方宗教體裁音樂在宗教場合演出的一大盛況,雖然入場人數由於場地有限嚴格控製,教堂周圍也戒備森嚴,演出依然引起巨大反響。

乘勝追擊的音樂節隨後在2007年10月11日安排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在王府井天主教堂演奏被譽為“西方音樂之父”的德國作曲大師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該組曲被奉為大提琴演奏聖經,音樂與場所的關聯又一次成為大眾焦點。

2008年4月8日,餘隆指揮中國愛樂樂團和上海歌劇院合唱團在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演出莫紮特《安魂曲》。音樂會旨在為恢複徐家匯天主堂的彩繪玻璃而籌款,免費開放。如上三例亦能說明餘隆以及中國愛樂樂團對於在教堂演奏宗教題材音樂由來已久的構思和實踐,從最初的嚐試到如今在梵蒂岡的轟動,其實是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

因此2008年5月7日,餘隆指揮中國愛樂樂團與上海歌劇院合唱團在梵蒂岡教廷的保羅六世音樂廳為教皇本篤十六世演出莫紮特《安魂曲》並加演中國民樂《茉莉花》,其實是如上構思和實踐的登峰造極之作,並不突然。隻是由於相關行程和政府批文直到演出前10天方才落實,加之國家大劇院的“交響樂之春”活動占據了大篇幅的媒體資源,因此中國愛樂的梵蒂岡之行錯失了國內媒體推廣的有效期,僅有鳳凰網幾家媒體有所報道,給人以橫空出世的感覺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