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在長野縣鬆本市舉辦的持續24天的鬆本紀念音樂節,按照小澤征爾總監的中國情結而將其主打曲目的第一次海外巡演從9月1日開始移到北京和上海。8月21日在鬆本指揮了第一場巴托克《藍胡子公爵的城堡》之後,孱弱的小澤得了輕微肺炎,從那一天開始京滬樂迷就擔心小澤能否如約前來,筆者就是其中極為密切的關注者之一。
當小澤在東京住院不能來華而通過視頻表達其由衷歉意的時候,有一些買票的聽眾開始選擇退票的方式,國家大劇院售票人員在每一次重新售票或被電話詢問的時候都會不厭其煩提醒說小澤征爾不來了,而上海大劇院則推出了以一換二的補償行動,小澤一發動全身,看得出國人對於熱愛中國的友善外賓的特殊喜愛。但國人不求甚解的隨波逐流與趨之若鶩的從眾效應在9月1日北京的首場音樂會期間充分彰顯,上半場的曲目並非本屆齋藤紀念音樂節上演的巴托克《神奇的滿大人》芭蕾舞劇版,而是專門為此次中國巡演準備的柴科夫斯基《C大調弦樂小夜曲》(樂手們在鬆本為此已經進行了數次排練),因為小澤未來,技藝嫻熟修養有加的五十餘位弦樂樂手由首席引領奏出了高水準的音色,然而中場休息時有一些人以退場的方式表達他們因為不能領略小澤征爾指揮藝術的“遺憾”心情,這些人已經在開演之前聽到了由醇厚的男中音解釋小澤身體欠佳不能前來的多次廣播,他們堅毅而執著地節省出下半場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分析至少有四個方麵的理由,一是隻聽純弦樂的音樂會;二是自認為是小澤征爾的鐵粉,隻要是小澤的音樂會肯定隨叫隨到有始有終;三是認定沒有小澤的《藍胡子公爵的城堡》命將不保;四是感覺日本人一定不會把歌劇搞好。
上下半場的曲目安排稍有脫節,缺少曲風承前啟後的連貫性。但在一個晚上既聽了音樂會又賞了歌劇的上下兩個半場,在北京並不多見(如果是鬆本的上半場芭蕾下半場歌劇的曲目安排也比較奇特),音樂會和歌劇構成了一個晚上的兩種模式,上半場弦樂在台上,下半場樂隊在池裏,上半場催人入睡不能睡,下半場引人深思再三思。當《藍胡子公爵的城堡》的大幕徐徐合上,聽眾的掌聲並不像裏歐·努奇在北京連續三年的《弄臣》那樣爆棚,說明巴托克這部歌劇在日本藝術家們的演繹之下已經將場內人們的氣力、精力和注意力轉入到一種自我思索和相互切磋的氛圍之中,這應該是這樣一部可遇而不可求的歌劇演出在北京所能達到的最佳的心理效果。在陰森場景之下的第一扇門打開之後,劇情和演唱就開始不斷引發人們對此後那些門裏的內容和指向的種種猜測,它們不是悲劇中的淒楚與悲憫,而是在象征主義和表現主義之外的某些神秘主義的氣氛中由諸多沉鬱累積而成的意猶未盡,巴托克隻用他唯一的一部歌劇,就充分展示了他作為20世紀現代作曲家的音樂理念。如果說上半場的柴科夫斯基是一抑二揚,那麽下半場的巴托克就是三頓四挫,外加演唱、舞美、燈光、音色和指揮帶來的五種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