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雲或者多雲的時刻,黃昏的景象總是充滿著耐人尋味的況味,而把黃昏賦予歌劇的內涵再去審視,它擁有的到底是魔力還是威力,連同中場休息的時間在內,上海大劇院給了我一個長達5個小時的答案。在9月24日17點半開演的《眾神的黃昏》(以下簡稱《黃昏》)的前一天傍晚,我在通往大劇院的人行天橋上提前領略了遠處樓宇所給出的黃昏的含義,右側的諾通劍心灰意冷地直指蒼穹,左側的盾牌向著雲霄麵麵相覷,偏左側的金色的偌大指環被無情地熏染成黑……在瓦格納設定的眾多的譴責麵前,黃昏還有別的什麽魅力嗎?
我看的《黃昏》是此次科隆歌劇院在上海第二輪演出的最後一場,此前的七場以其瓦格納式磅礴的氣場在樂迷心中銘刻了一次又一次難忘的印記。為了給以沃坦為首的眾神一個體麵的埋葬,我特意係上領帶西裝革履地向那些含義深遠的燈光和布景表達我的莊重之情,向那些不遺餘力甚至竭盡全力的歌唱家和樂池裏的指揮家、演奏家們表達我的敬意。為了燃起第三幕第三場的烈火,所有的人都付出了太多的疲累與辛勞,而其中醞釀而成的幾個**漸次把我的情緒推到了巔峰,直到22點46分全劇結束的時候,我奔騰和沸騰的血液讓我與進入劇場前所看到的那把諾通劍並排站到了一起,我俯瞰那些日漸沉淪的成色,歎服瓦格納的語言,竟然在上海被卡森和金蒙斯翻譯得如此逼真,如此“生龍活現”。
寫此篇博文時距離上海的《黃昏》已經整整過去了兩個月,當準備將這篇應該像齊格弗裏德趁熱打鐵般在鍵盤上及時碼完的博文予以補齊的時候,我又一次陷入了我在人行天橋上拍的那張照片,初看並不猛烈但卻深陷反差巨大的悸動之中。最後一天的晚上,大劇院一樓座無虛席,所有的坐姿都目不轉睛,那位從1980年開始迄今為止已看過58個版本的來自舊金山名為梅娜(Merna)的老太穩坐第一排最中間,任憑施坦茨如何撒豆成兵、揮劍成河均是紋絲不動,其聽力、視力、體力和定力都堪稱我等晚輩的楷模。在來自全世界各地瓦格納協會的成員尤其是94歲和80多歲的美德兩國兩位老太的身先士卒之下,所有的人都樂見眾神走進黃昏並且永遠不希望他們再從朝霞走出,這並不是一種幸災樂禍的心態,瓦格納冗長的編排曆經130多年之後依然令人信服,百看不厭,百聽不煩,其根源來自於劇情之中以動為主以靜為輔的深邃寓意,那些寓意,已經屬於歌劇界裏的普世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