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正在用物質去填充精神需求,後果嚴重。
● 精神需求是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所以我們常常並不意識它的存在。
● 認識我們隱藏在潛意識裏的心理需求,這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
記得方方剛滿兩個月的一天,突然發出爆炸般的哭聲。我伸手摸摸他的尿布,幹的。想到他剛才吃完滿滿一大瓶子牛奶,我便把他豎直了拍,以為他是要打嗝。不對,他還是拚命地哭喊。我著急了,趕緊打開小被子,檢查他哪裏有傷?沒有。隻見他更加起勁地四肢踢騰著尖叫。我趕快拿起聽診器,聽聽他的心、肺、腸,都很正常呀。可兒子還是哭喊不停。我隻好將他包好,抱著、拍著,在屋裏來回走動,沒用。我簡直要抱著他跑起來了,方方還是大聲地哭叫。
經過大約20多分鍾的掙紮,我實在筋疲力盡了,索性將大哭大喊的兒子放在**,伸手抓過半導體收音機,打開來,放在他的頭旁邊,憤怒地衝著他喊:“叫你哭!叫你哭!!”此時,半導體收音機裏傳出了莫紮特的《弦樂四重奏》歡快而和諧的旋律。哈,你猜怎麽著,小方方驟然停止了哭喊,帶著滿臉的淚水,咧嘴笑了。
在美國學習神經生理與行為科學的時候,我又想起這件事,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兩個月的方方當然不懂得欣賞莫紮特。他當時的哭喊,很可能是因為中樞神經某個部位,出現了暫時性的無規則衝動發放。當強烈而和諧的音樂突然出現,打斷了這個電生理現象,使得小嬰兒方方轉怒為喜了。
試想,如果我不是一個醫生,思維不是很有邏輯性,做母親的人,看到剛剛吃完奶的兒子那樣哭喊,第一個反應是“沒吃夠”,會把奶瓶再一次塞進他嘴裏,孩子也會停止哭喊。因為那個年齡的小兒,最強的衝動肯定是:吃。由於孩子並沒有其他病痛和問題,吃奶引起的衝動,也能停止他腦子裏的無規則神經衝動的發放。但是,原本是精神因素—音樂,可以解決的問題,讓牛奶—這個物化主題給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