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幸福是自己的傑作

2 期望、失望、絕望

字體:16+-

● 我對某人、某事的失望,在多數情況下,是自己的問題:是自己不切合實際的期望,遭遇到現實情況之時,給自己帶來的情緒後果。

“你真的讓我很失望。”

當你聽到別人這樣講,心裏一定不舒服,也許還會因此而生出幾分慚愧和自責來。如果你是說這句話的人,一定也不好受,往往帶著失落、懊惱,甚至有受騙上當的感覺。

在我學習心理治療以後,漸漸明白了,我對某人、某事的失望,在多數情況下,是自己的問題:是自己不切合實際的期望,遭遇到現實情況之時,給自己帶來的情緒後果。然而,有一點需要特別說明,我們的很多期望,常常隱藏在潛意識裏,不為自己所覺察。要想發覺它們,還得從容易被我們覺察的負麵情緒入手,那就是失望。

我一生中有過兩大失望:其一,是對於人類大同理想的失望。生長在中國20世紀50年代的理想主義大環境之中,加上我追求真、善、美的本性,造就出我那刻骨銘心的理想主義情結,很難徹底消失。盡管40多年以前,我就自以為“識破紅塵”了,但是每每遇到人心敗壞、互相殘害的事件,我還會感到痛苦。所以,我知道自己與理想主義社會的期望,依然藕斷絲連。其二,是對於方方的父親—被我開除婚姻的前夫的失望。由於我徹底看清楚了事情的本來麵目,所有不切實際的期望也隨之消逝,對於他的失望,也因此而掃**一空。為了讓大家看到一個人轉變的完整過程,還是從我對前夫的失望說起吧。

方方的父親Z比我大6歲,結婚以前我很得意地和朋友們開玩笑,說:“這一回,我可是找了個大哥哥,他得嗬護我!”結果,事情並不那麽簡單。

因為我們去美國讀書,方方留在北京爺爺奶奶的家裏,直到他3歲半,才把他接到了美國與我們共同生活。見到兒子,我的心一下子撲到他身上,Z在一旁酸溜溜地說:“我小時候可沒有過這樣的待遇啊!”我也不太理會。漸漸地,我發現他並不關愛兒子,而且,還處處和兒子爭奪我的注意力,根本沒有做父親的樣子,讓我第一次對Z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