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形與色的魔幻——繪畫美

(九)在中西衝撞中發展

字體:16+-

西方文藝複興時期所形成的以透視法為中心的繪畫語言傳入中國,並不是從近代才開始的。明代的時候,這種畫法就隨著傳教士進入了中國。

明神宗時,意大利傳教士利馬竇到中國,向神宗進貢了一批意大利油畫,其中有《天主像》、《聖母像》等。中國的畫家們見到《天主像》的情景,被這樣記載著:“所畫天主,乃一小兒,一婦人抱之,曰天母。畫以銅板為幀,而塗五彩於上,其貌如生,身與臂手,儼然隱起幀上,臉之凹凸處正視與生人不殊。”

在中國人看來,聖母不過是“一婦人”,天主不過是“一小兒”。而中國畫家尤其驚訝的是他們的畫法,有凹凸的立體感,使畫麵上的人物與活人相似。對這樣的繪畫造型,“中國畫家,無由措手”。

當時就有人問利馬竇,為什麽西方的繪畫會是這樣?利馬竇回答:“中國畫,但畫陽,不畫陰,故看之麵軀正平,無凹凸相。吾國畫,兼陰與陽寫之,故麵有高下,而手臂皆輪圓耳。凡人之麵,正麵迎陽,則皆明而白;若側立,則向明一邊者白;其不向明一邊者,眼耳鼻口凹處,皆有暗相。”

圖3-46 《八駿圖》軸(絹本設色)

利馬竇的解釋,可以說道出了中西繪畫的基本差異:中國畫隻畫能夠看到的輪廓,不畫陰影;西方繪畫則用光影法,把陰陽兩麵都畫出來。

當時的中國文人、畫家驚訝於西方繪畫的立體感,許多人就開始研習這種畫法。明末福建有個曾鯨,清初時有個焦秉貞,就曾經用西方畫法作畫而出名。清康熙末年,郎世寧、王致誠等供奉於皇室,成為專門畫家,則是中國吸收西方繪畫並走向融合的主要階段。

中國皇帝和畫家們,雖驚訝於西方繪畫的真實與立體感,但對其過實、過真卻不喜歡。郎世寧、王致誠也不得不為了討好皇帝,把西方畫法與中國畫法結合起來,走中西合璧的路子(圖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