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周邊環境發生了一些微妙但意義深遠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安全、經濟和外交三個方麵。
安全方麵。從現象上來看,近年來中國周邊安全情勢出現了一係列複雜變化:中國與周邊國家的海上主權爭端熱度不減,東海、南海形勢持續緊張,成為當前中國最主要的安全威脅。因台灣島內政治版圖變化而引發的兩岸情勢仍撲朔迷離;朝鮮半島局勢風雲突變,朝鮮核問題與導彈試射、韓國部署“薩德”導彈係統等對中國安全構成了重大挑戰;中印邊界對峙局麵在2013年、2014年曾一度引發國際社會關注;緬甸果敢地區武裝衝突對我南部邊境造成一定安全壓力。與此同時,考察中國周邊安全環境還需要認識間接因素的影響,如南亞印巴局勢、東北亞的朝韓關係等。當然,從曆史和整體的視角來看,中國周邊的安全環境是有利的、向好的:一方麵,中國麵臨外敵入侵的可能性極低,這主要是因為中國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明顯提升;另一方麵,中國與周邊國家在管控分歧方麵做足了功課,雙邊安全爭議演化為地區衝突的可能性不大。
經濟方麵。受金融危機與歐債危機影響,全球經濟,尤其是發達經濟體複蘇乏力,亞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統計,按美元匯率計算,金融危機以來(2008—2015年),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高達80.2%;如按購買力平價(PPP)計算,年均貢獻率達到75.4%,明顯高於危機前(2000—2007年)的40%(按美元匯率計算)和60%(按PPP計算)。這使得亞洲在全球經濟版圖中的地位明顯提升,尤其是東亞地區。在此背景下,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聯係進一步緊密,如中國—東盟自貿區完成升級、中韓自貿區建成等。從貿易、投資情況來看,中國也已成為多數周邊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國與主要的投資來源地。然而,中國與周邊國家經貿關係也存在一些挑戰,如中國與不同周邊國家之間的貿易存在不平衡現象。此外,經濟合作中政治因素的製約作用體現明顯,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