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編外國文學史教程

第三節 泰戈爾及其《戈拉》

字體:16+-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是印度著名的詩人、小說家和劇作家,印度近代文學的傑出代表。在長達60多年的文學創作生涯中,他寫了50多部詩集,30多種散文著作,12部長中篇小說,近百篇短篇小說和30多個劇本,以豐富多樣的創作成就和精湛的藝術技巧兼容並蓄東西方兩種異質文化,為後續作家繼承發揚本民族的文學傳統並積極借鑒外來經驗做出了榜樣。

一、生平與創作

泰戈爾出生在印度東部孟加拉地區加爾各答一個望族家庭,祖輩中出現了許多哲人、藝術家、宗教領袖和其他方麵的社會賢達。在家庭環境熏陶下,泰戈爾自幼愛好文學、藝術並關注社會問題。他8歲習詩;14歲便在大型愛國集會上發表詩篇《獻給印度教廟會》(1875),獲得廣泛好評;15歲發表短篇小說《女乞丐》(1876)和長詩《野花》(1876)。1878年到英國學習法律,因個人興趣而沉浸陶醉於英國文學和西洋音樂。1880年回到印度,畢生從事文學創作,同時投身於教育、宗教改革等方麵的文化建設以及旨在爭取民族解放的群眾運動。1924年,泰戈爾應邀訪問中國,在中國文壇上掀起了一場經久不衰的“泰戈爾熱”,郭沫若、徐誌摩、謝冰心等許多中國作家都深受他的影響。

泰戈爾的文學創作活動長達70多個年頭,呈現出時間跨度很大、覆蓋範圍廣的特點,按時序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一)1901年以前是泰戈爾的早期創作階段,這一時期創作的主要形式是故事詩和短篇小說。

1882年,泰戈爾出版了抒情詩集《暮歌》,受到文學界的矚目。從1890年到1901年,泰戈爾廣泛接觸鄉村社會,搜集民歌民謠,對人民口頭創作產生了濃厚興趣。這一時期,他創作了一批故事詩。它們大多取材於古老的宗教傳說、民間故事和曆史故事,以反對外族侵略、批判封建陋習、同情民生疾苦和歌頌下層勞動者美德為主題,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對被壓迫者表現了極大的同情。例如《婆羅門》(1893)揭露了種姓製度的不合理;《更多的給予》(1900)和《被俘的英雄》(1900)描述了錫克教英雄在異族的殺戮下寧死也不背叛民族信仰的英雄氣節;《丈夫的重獲》(1900) 批判了在宗教迷信思想禁錮下存在的寡婦殉葬陋習;其中最著名的是揭露封建地主罪行,同情農民不幸遭遇的《兩畝地》(1894)。《兩畝地》的主人公巫賓是位質樸善良的窮苦農民,他“隻有兩畝地,其他的一切都在債務中失去”。可這最後的“站腳地”也被勾結法庭、偽造借據的王爺強行奪走,巫賓隻好靠乞討流浪為生。多年後,回到家鄉的巫賓在本屬於自己的土地上拾起兩隻落地的芒果,竟被王爺罵為“慣竊”。詩篇通過巫賓的遭遇深刻揭露了封建地主殘酷掠奪農民的罪行,表現出詩人對下層勞動者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